采购技术选择方法

2022-12-02 09:44:06
标签: 采购管理 采购 采购技术

本文分析了影响采购技术正确选择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基于采购类别的,可以集成企业的采购管理经验,适应各类企业采购实践的采购技术选择流程。

采购类别

在考虑运用适宜的采购技术以降低成本时,采购类别这一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采购类别是指采用同样的作法向同一组供应商采购的产品/服务的集合。同属于一个采购类别通常意味着有相类似的使用目的和相似的供应来源。

类别是有层次性的。它的划分有粗细之分,并且常常可以根据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分或者合并。例如“合金钢”类别根据需要又可以细分为“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工模具钢”等;“酸、碱、盐”等零碎物品可以合并为一类“化工类”。确定采购类别时,需要考虑该类别供需两方面的特点。

在考虑需求特点时,主要应考虑: 采购类别的划分界限、 采购方式、采购量及其变化趋势、采购价格及其变化趋势、质量要求、限制因素等。在考虑供应市场特点时,主要应考虑:该类别采购对于供应商的业务影响、供应市场竞争态势、供需双方侃价实力等。

明确类别之后,需要确立与各类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定位。从类别出发,系统地分析影响关系定位的两大类因素:该类别对公司业务的影响,该类别的供应市场复杂程度。按照各类别的供应商所处的供应市场状况和该类别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可以将各类别供应商分为四类:战略型、瓶颈型、利用型和次要型。

企业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使用相应的采购技术。在采购方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采购方现有的优势;在采购方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要找到适当的途径去加强双发合作、创建采购方的优势。前者主要适用于利用型和次要型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战略型和瓶颈型等情况。例如,对于“战略型”供应商,应采用以“合作”为主的方式,通过密切信息交流与沟通,加强双方在技术、知识、管理上的沟通与协作以及资源的整合。借助于在产品改进、质量改进、成本改进及流程改进上共同努力,从降低类别的整体成本入手,共同提高双方的运营水平,分享业务发展带来的好处,达到双赢的目的。

对于“次要型”供应商,应采用“竞争性”的选择为主的采购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与选用上,提高其通用性和标准化程度,尽可能扩大供应商的选择范围,通过公开的竞标、比价采购、成本费用分析、减少供应商数量等尽可能降低成本。对于兼有“战略型”与“次要型”部分特点的“瓶颈型”与“利用型”供应商,应按照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或者依情况而异采用偏重于其中之一,以另一方式为辅的策略,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协同行动:除了采购业务部门以外,产品、技术、质量、管理甚至财务部门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采购技术的特点

不同采购技术对于整体成本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这一点对于我们合理选择采购技术十分重要。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常用的采购技术及其主要影响。自制/采购决策这种决策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与供应商的相互关系,对整体成本具有较大的影响。采购量集中从更大范围内的采购量的集中能够提高对供应商的吸引力和谈判筹码。这种采购技术的影响主要局限于采购价格。

独家供货影响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类别的合并从不同层次上重新定义类别,加重某类别的份量,可以起到与采购量集中类似的效果。内部价格对于企业内部具有类似制造能力的采购类别,内部价格是了解实际成本的重要参考。其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联合采购与其它企业、供应商一起向某一供应商采购,可以起到采购量集中的效果。其影响价格的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

竞标挑起供应商的公开的竞争以降低成本。其影响价格的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规格的标准化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价值工程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合理运用期货市场以降低成本。其影响价格的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

长期合同影响价格的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订货批量与订货时间的合理化可以影响采购管理的费用以及仓储的费用。

从供应商方面看,常用的采购技术及其主要影响。比价采购影响价格的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供应商总成本比较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成本费用明细分析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扩大候选供应商的数量和范围影响价格的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灵活运用中间商影响的范围与采购量集中相同。

从企业与供应商合作方面看,常用的采购技术及其主要影响产品规格改进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供应商的早期参与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相互资源整合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相互持股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利益共享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业务流程重组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联合成本改进计划影响范围涉及整体成本。

选择程序

选择采购技术的第一步是明确采购类别的界限,明确其数量、质量、采购方式、采购限制等等特点。当现有类别采购量不足以吸引供应商时,就要考虑适当合并采购类别。

第二步是从类别出发对供需双方进行相互合作关系定位,以便于从采购技术集合中筛选出适应的采购技术。

第三步是进行成本分析。了解供应商的成本决定模式,进行相互比较以寻找改进机会,对适用采购技术进行进一步筛选。

第四步是对现有采购程序和采购技术的分析。分析企业现有采购程序,找出现有程序与技术的差距和优点。

第五步是找出对选择采购技术的一些内、外限制条件,以便对使用采购技术进行进一步筛选。

第六步是综合分析以上环节后,得到最适合的采购技术及其组合。

正确选择采购技术需要确立整体成本的概念,通过成本分析、科学分析采购类别、系统了解各类采购技术的特点,按照合理的流程实现。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