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全库存管理

标签:
安全库存库存管理计算方法 |
分类: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
安全库存越大,出现缺货的可能性越小;但库存越大,不可避免会出现剩余库存的现象。应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以及客户的要求,将缺货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允许一定程度的缺货现象存在。 1.什么是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又称保险库存),是指当不确定因素(订货期间需求增长、到货延期等)已导致更高的预期需求,或导致完成周期更长时的缓冲存货。安全库存用于满足提前期需求。在给定安全库存的条件下,平均存货可用订货批量的一半和安全库存来描述。 安全库存的确定是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基础上的。首先,假设库存的变动是围绕着平均消费速度发生变化,大于平均需求量和小于平均需求量的可能性各占一半,缺货概率为50%。安全库存的量化计算可根据顾客需求量固定、需求量变化、提前期固定、提前期发生变化等情况,利用正态分布图、标准差、期望服务水平等来求得。 2.安全库存的原则 (1) 不缺料导致停产(保证物流的畅通);(2) 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做最少量的库存;(3) 不呆料。 怎么确定哪些物料需要定安全库存? 运用A.B.C分析法确定了物料的A,B,C等级后,根据A,B,C等级来制订库存: A类料:一般属于成本较高,占整个物料成本的65%左右,可采用定期定购法,尽量没有库存或只做少量的安全库存,但需在数量上做严格的控制。
确定等级
B类料:属于成本中等,占整个物料成本的25%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法,可以做一定的安全库存。 C类料:其成本最少,占整个物料成本的10%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式,不用做安全库存,根据采购费用和库存维持费用之和的最低点,订出一次的采购量。 3.怎么降低“安全”库存 (1)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2)订货量尽量接近需求量;(3)库存适量。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意外情况发生而导致供应中断、生产中断的危险也随之加大,从而影响到为顾客服务,除非有可能使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消除,或减到最小限度。这样,至少有4种具体措施可以考虑使用: (1)改善需求预测。预测越准,意外需求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鼓励用户提前订货; (2)缩短订货周期与生产周期,这一周期越短,在该期间内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越小; (3)减少供应的不稳定性。其中途径之一是让供应商知道你的生产计划,以便它们能够及早作出安排;另一种途径是改善现场管理,减少废品或返修品的数量,从而减少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时按量供应。还有一种途径是加强设备的预防维修,以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供应中断或延迟; (4)运用统计的手法,通过对前6个月甚至前1年产品需求量的分析,求出标准差后即得出上下浮动点,而后做出适量的库存。
降库存
4.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用最古老的公式: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期。如果用统计学的观点可以变更为: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MRP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毛需求量:不考虑库存、制造、采购的需求量,相对于净需求而言。如果是独立需求,毛需求=主生产计划需求量/(1–料品不良率)。独立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与其他项目需求没有关联,如生产的最终产品,它是企业生产的可以销售的产品项目,通常位于产品结构表的最上层。 如果是相关需求,毛需求=上层料品的下达量。相关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是与另一项目需求有关并可因而推算,如半成品、原料。它是可以通过最终产品的需求量而计算得到半成品、原料的需求量。 成品的毛需求即订单欠交量(生产欠交量)。一阶半成品或物料的毛需求即是抓的成品的净需求。而二阶或其以下的半成品或物料的毛需求又是抓的二阶或上一阶半成品的净需求。 已分配量:尚保存在仓库中(假想入足库的状况)但已分配给制单的料品数量。实际上就是物料控制档中欠发数量。即已分配量=应发数量-实发数量。安全库存量:为防止各种异常导致缺料从而特地额外增加的需求量,通常也可以理解为备品数量。 计划在途量:跑出MRP后,从已生成了采购计划到生成采购单的中间过程的需采购数量。实际在途量:分为采购在途和制造在途。采购在途:已审核未结案的采购单的欠交数量。制造在途:已审核未结案的制造单的未入库数量。可用库存量:一般是指所有仓别中可用的的良品实物库存数量(可用库存=
库存量-安全存量)。 但对于跑MRP时运算公式中的可用库存,则是本次抓上一笔订单(制造单)的预计结存,是理论可用库存!其实假想有按日期先后顺序下的三个订单(制造单)A、B、C,
A的预计结存就是B的可用库存,B的预计结存就是C的可用库存。依此类推下去就是本次跑MRP时的物料的可用库存。就是用到或生产些物料的上一笔订单或制造单的预计结存量。
安全库存 预计结存量=下达量+可用库存+在途量+计划在途量-毛需求-已分配量,是物料整体上的存量结算。净需求量:依MRP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数量。逾期计划量:指在物料的需求日期之后总的的物料计划在途数量。逾期在途量:指在物料的需求日期之后的总的物料采购在途数量。 下达量:指物料的实际下达量,通常就是净需求量实际下达的需求量,其数据来源为净需求量,但可能由于料品订货规则不同而和净需求量有一定的差异。(1)净需求
下达量=净需求 (2)按固定批量
下达量=求整(净需求/批量)*批量 求整为有余进一 (3)按固定期间
下达量=净需求 (4)按主生产计划
下达量=净需求注:(库存量=0,已分配量=0)其含义就是不考虑库存和已分配量 (5)按最小批量
如果净需求<批量 则下达量=批量 如果净需求>批量
则 下达量=净需求 说明:(1)应具有BOM(面向生产的物料清单)
BOM准确率达到95%(2)应具有库存主档(料品库存量记录)
库存帐准确率达到95%(3)所有单据日清日结达成率达到95%(4)每一个料品均应知其提前期(前置期),在料品主档中设定(订货提前期、检验提前期、准备提前期)(5)MRP运算是按照物料来运算的,而不是按批号! 运算时的已分配量是该物料在物料控制档里的所有(全部的批次物料的需求日期<=当前批次物料的需求日期)未发数量累加量,在途、在途量、可用库存同理! (6)MRP运算特征:第一个用到该物料/半成品的订单是抓该物料的所有已分配量、所有可用库存、所有在途(采购/制造)、所有计划在途进行计算。而用到该物料/半成品的第二个订单除了可用库存是抓第一个用到该物料/半成品的订单的该物料的MRP运算结果的预计结存外,其它的均为0。以此类推下去,就是除了第一个用到该物料的订单是抓所有外,其它都是后一个订单的可用库存抓上一个订单的预计结存,其它量均为0,已分配量亦如此。对于成品而言,在途量也是第一个订单抓所有的在途,其它的都是后一个订单的可用库存抓上一个订单的预计结存。
B类料:属于成本中等,占整个物料成本的25%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法,可以做一定的安全库存。
降库存
安全库存
前一篇:呆滞物料的管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