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仁科学教育概述

(2024-07-21 17:40:06)
分类: 计划总结

让科技教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山西省2024年通用技术学科研讨会在的讲话

2024年5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师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陶瓷之乡、肉羊之乡、煤炭之乡、教育之乡的怀仁,参加“山西省2024年通用技术学科研讨会”,这是我们怀仁的荣光。

  本次研讨会既是对怀仁市科学教育最新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全省教育实施科学育人的新领航,标志着全省科学教育进入了全面构建的新阶段。

  多年来,怀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聚焦人才培养这一百年大计,立足立德树人实践育人这一根本任务,顺应科学教育这一时代要求,超前谋划,率先行动,创客教育通用技术呈现出崭新局面。

  怀仁市积极地用好政策、提早规划、借势发力,在推进科技教育落地落实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在全省创客教育的赛道里走出一条怀仁路径20194月赠送器材开始,按照“统筹规划、兼顾特色民营参与、重点扶持、分步提升的思路从基地培育、社团建设、师资培养、资源置、科学活动等方面切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主要做法和成绩可概括为个方面:

      1、行政驱动打造科技教育基地

  怀仁市委市政府、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开展科技教育的长远意义结合本区域特点目前已建成并使用的有“怀仁市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金沙滩研学基地”“龙首山劳动基地”“大中小劳动实践基地”“御隆煌研学基地”“图书馆”“朔州市人工智能实践教育基地”“机器人培训机构”。科普教育基地是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术培训等系列实践研究的主阵地是区域内科技集聚活动的主要场所    

      2、顺应时代建设一批创客社团

  随着延时服务的落地,怀仁城镇学校都有创客社团,配置创客活动室和微机室。创客实验室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基本载体本着需求引领、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配套基础设施、基材料引进或自编课程资源常态化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目前,创客社团在怀仁学校遍地开花,成为科技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

      3、课程需求培养一批科技教师

  科学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实践者播种者,一线科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科学教育实施的质量。怀仁市教育局做好科学教师队伍组建和管理工作遴选了一批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好的优秀教师通用技术骨干教师队伍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专业培训多学科联动、多渠道促进教师成长以满足学校精细化管理、信息技术2.0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指导工作,指导成效在疫情期间的网课推广上得到了有力的证实。怀仁市已举办四次县级层面的机器人暨创客大赛,21名裁判中有12名就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创客教师,其中的郭金梅和郭俊苗还参与省、市级比赛的执裁工作,相当教师发表了一定量的学术论文。

  4、超前谋划配置科学教育资源

  资源是科学活动有效开展的载体怀仁市各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课程要求科学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划开发校本课程。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校办学特色的项目配置足量的机器人套装、微机等教学资源鼓励师生自己动手收集创客资开发本地化教材。怀仁市各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科学类课程,组织好科学实验、探究实践活动,制定科技课的评价体系,真正让科技课深入学生的生活中。

  5、以赛促学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怀仁市教育局迄今已举办了四届“机器人创客大赛”,打开了学生们学习人工智能的大门,创客小将蜂涌而入。从五年间先后疏浚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2019年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山西选拔赛)”、“山西省第二届C9青少年编程杯“创客小能手”与“优秀创客教师”的评审活动山西省第二十一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RoboMaster 机甲大师青少年对抗赛和任务赛山西分站赛”、“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迷宫挑战赛国赛

        2019年研学市里组织的科技展览“AI”二次元峰会展览,参观中国流动科技馆;每学期组织学生到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科技课程。

      2023年金沙滩基地集中接待四中学生进行了54夜的研学活动,劳动基地全年接待学生1万人次进行科技实践活动。

  跨学科融合奠定学生科学素养。机器人大赛是未来工程师、设计师和程序员们的狂欢节,更是创意、智慧的技术盛宴选手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创新的渴望都是对创造这一词最真实的诠释编程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学生们在参赛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考验着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大赛是跨学科学习、立体化育人的新赛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拔尖创新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6、人才培养确立多元评价机制。倡导多元评价,抓好过程监测各校探索科技素养评价标准和方法发挥育人导向反馈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展开研究、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校奖励“科技之星”成为常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拷问。各位领导、嘉宾、同仁们,让我们共同携手让创客教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引擎,踏上科技教育的雄关漫道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