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科普工作计划
(2023-07-31 21:46:14)分类: 计划总结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照全国教育大会,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塑造我市科普教育发展新赛道新动能新形态,特制定2023年科普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教育的论述,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减法,拓宽育人路径,搭建成长平台,持续深化科技教育改革,通过科普教育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极具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优秀青少年群体。
二、工作目标
整合科技科普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搭建科技科普教育的辐射载体,以志愿服务活动为基本形式,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技实践活动,培铸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三、工作内容
1、 依据中心科普器材,继续上好科技课程。城镇小学的学生依次来中心集中上课,每校每学期来200多人,学习14门科技课程。
2、学生体验大疆机器人、智慧交通、垃圾分类、激光雕刻机、3D打印,天文望远镜。
3、送教进校。对于乡村学校,中心采用带上教具送教进校的方式,让农村的学生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科技课程,达到科技教育的均衡发展。
4、 举办第三届机器人大赛。增加赛事项目,完善赛事流程,培养本土裁判和教师,扩大赛事阵容。让前言科技、人工智能走进日常,落在经常。
5、 疏浚我市学生参加上级白名单比赛,获得高考加分的项目,培养我市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爱好和情怀,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培养科技后备人才。
6、 组织学生参加科技讲座,参观科技馆。
7、 搭建、对接各级“白名单”比赛,以赛促学,为学生疏浚上升的通道。
8、 部门联动,完成科协布置的所有科技工作,达到设施设备利用最大化。
四、工作原则
1、立德树人原则。科技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顶层设计,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围绕“五育并举”的工作思路,抓住有利契机,釆取有力举措,把科技课程内容与我国科技发展前景结合起来,把耗材的使用和低碳生活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贯穿科技科普教育全过程,塑造孩子科技报国的雄心壮志,凝聚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2、实践育人原则。通过中心创客体验,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亲身体验等综合实践课程提升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注重实践养成,达到素质的全面提升。
3、需求导向原则。根据我国前沿科技发展的高度,服务学生对科技教育的需求,坚持普惠性和特惠性相结合,服务薄弱学校薄弱学生,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4、以赛促学原则。充分利用中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培铸学生的科技能力,以每年一届的机器人大赛为抓手,整合科技人员、校内校外等资源,实现科技教育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同频共振,提高学生的科普意识和科学素养。
5、 组织引领原则。捕捉育人契机,挖掘育人内涵。搭建活动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关注科技前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持续引领创新项目落地,让科技类比赛常态化课程化。各类活动接轨新时代发展要求,跃上立体化、多元化育人的终极目标。
五、活动保障
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每项活动提前加强沟通,厘清责任,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 把握导向,突出特色。增强大局意识,强化活动落地,把科技课程上出特色,达到课课有目标,节节有拓展。
3、 厉行节约,细化规则。勤俭节约,严格耗材管理,提倡耗材重复利用,把清廉中心创建融入科技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强创新驱动,细化活动规则,落实活动成效。
4、 确保安全,提升质量。活动要把安全保障放在首位,落实好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好活动应急预案,确保各类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达到事事有措施,项项专人管,各项活动在创新与传承中螺旋上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