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联动推进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2023-03-13 15:56:00)
分类: 计划总结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已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化为素养教育,体现这一育人理念的劳动教育,是实现立体化育人的必要载体。在建构家、校、社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过程中,实践场所不足、重视程度不高是制约劳动实践教育落实落地的瓶颈。

一、存在的问题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应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时“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各地区和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的课程资源,开展宜工宜农、工农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所以学校劳动场所建设和校外实践场所补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怀仁市是教育大市,教育主管部门在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始终坚持推行素质教育,抓好学校劳动基地的“建、管、学、用”,发挥好实践基地的综合补充功能。但是劳动教育不被重视、实践场所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滞后,思维僵化,创新不足,原因主要来自应试教育思想。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学校、家长存在着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行为上过度关注语数英等考试科目,忽视对学生劳动能力、劳动品质的培养。几十年的历史积淀难以在短时间清除,家长焦虑短视化占有相当市场。其实“劳动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是换种方式学习,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2.目标责任不到位。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基地)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基础教育的硬件配置。目前的状况是:一般要求多、强化责任少;统一号召多、具体措施少;专项资金少,制约劳动基地的发展和学生劳动体验活动的开展。

3.场所开发不到位。现在全市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主要以维护校园绿化、餐饮服务为特色。部分私立学校校园较大开辟一些实践场所,但劳动体验场所项目单一,科技含量低,不能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不利于学生体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师资配备不到位。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做好劳动体验教育的可靠保障。但现状不容乐观,不少中小学校专职劳技教师尚属空白。

5.体验落实不到位。在劳动体验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和教师思想位置摆不正、矛盾解决不到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体验活动现象,课堂教学深入细致,体验教育走马观花,使课堂教学与体验活动相脱节。

6.协调统筹不到位。组织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需多部门共同协调、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目前,针对学生集体出行,安全压力大,学校不敢多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很多单位部门不愿接待学生,认为学生去了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劳动实践教育的门槛较高。

二、解决的办法

综上所述,目前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处于启蒙阶段,推进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落地落实迫在眉睫。

1.树立全新的育人观。树立跨学科融合的育人观,把劳动教育融入各科教育中,推进项目化学习理念,把人们从传统的育人观中解放出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完善配备劳动体验设施。加强中小学劳动体验场所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劳动体验基地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等同看待,纳入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采取政府主导、学校自筹相结合的经费筹措机制,筹集劳动体验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提供土地等资源,确保五育并举同步发展。

3.分层建设劳动体验场所。各中小学校可因地制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区位特点,兴办有特色的劳动体验场所。这样既有综合型的功能齐全的素质教育体验基地,又有各校特色的劳动体验场所,真正做到为新课改配套服务,从而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4.优化配置有效开发。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充分开发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一是2022年教育局已命名24家研学旅行基地并签定了合作协议,学校和劳动实践基地要打好组合拳,尽快形成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安全保障的合作机制。二是按照教育大纲开足上好劳动体验课,杜绝出现挤占劳动课现象,保证学生的劳动体验课时数。三是开发并使用好劳技教材,结合本地实际编写好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一套具体实用实效的劳技教材。四是加强劳技教师队伍建设,使劳技教师队伍精通业务、工作稳定,保持其教育的专业性和连续性。五是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劳动体验教育场所体系。

5.建立检查评估体系。加强基地的规范管理、检查评估体系的建设,才能有效地保证基地建设的正常运转。一是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体验基地评估督导体系。立足当地定计划、因地制宜定项目、注重特长定老师、结合优势定目标,查场所达标情况、查活动记载档案、查开发效果实绩,以保证体验教育实效。三是学生体验教育与毕业、升学适度挂钩。采用学生体验教育活动学分制,完成学分才有资格参加升学考试。四是将劳动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校长任期政绩考核、教育督导评估和有关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之一,促进此项工作全面开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用心督真情导
后一篇:运动会主持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