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哥只是一个传说,一位电子达人的奇葩故事

(2023-03-19 10:42:25)
标签:

名人佚事

示波管

电视接收机

无线电爱好者

忘事回忆

分类: IT与电子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普通人家很少有电视机的,可是那时已有一些无线电爱好者们利用示波器的示波管来安装电子管或晶体管的电视接收机了。初中时,笔者曾拜过一个学习无线电的师傅,他也是那波弄潮儿中的一位。
  有次去师傅家那天正巧赶上师傅试机,为了安全人掩门外,伸手过门接电。似乎有道电弧一闪,就听师傅说:又烧了……试机是无法进行了,俩人就聊天吧。笔者如好奇宝宝开始了一系列的问题,得知有一位比师傅还厉害的不仅成功的用示波管安装了电视接收机,而且据那人说还收到过美国夏威夷电视的图像呢,感觉太神奇了。
  其实,笔者的师傅也是一个传说,只是本文叙述的是比师傅更厉害、更奇葩的能收到夏威夷电视信号的那位,这里就用“哥”来称呼吧。
 哥只是一个传说,一位电子达人的奇葩故事
(网络图片)
  清华出身,不一样的烟火
  “哥”出生于无锡西郊的农村,中学毕业后走进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大门,成了万里挑一的宠儿和天子骄子。上世纪50年代能进清华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哪像现在的大学教育都成了大众教育、普及教育,研究生每年都能招几百万。那个年代是个高中生都是人材啊,清华出来的更是栋梁之才。
  大学毕业“哥”留校,具体工作是当教师还是实验员有不同的说法。清华留校证明“哥”的才华出众。按现今社会认知,大学留校的工作那是非常非常的好工作,有多少都羡慕不来的,何况还是清华啊。不知是不屑清华的这份工作,还是对留校的工作、报酬等不满意,也许是骨子里向往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哥”居然放弃了。
  1996年之前,大中专生都是国家包分配的,但同时也要求你服从国家分配。不服从的后果那是相当的严重。不服从说明你政治素质、思想品质上的不合格,这就断绝了仕途,再想从政是不可能了。不服从你就没了相应的行政级别、干部身份和相应的工资。不服从户口打回原籍,哪来的回哪去。总之,“哥”放弃了如今社会大多数认为的优渥工作,回到了无锡老家农村成了农民。对此,“哥”在往后的日子里有没有后悔过,笔者不得而知。
  当然,也有可能“哥”犯了啥事被清华清除了。不管是弃清华而去还是被清华踢出门外,都透着与众不同的模样。
  一招鲜,吃遍天
  近日大火的电视剧《狂飙》有一场戏:徐江的儿子徐雷和他的小伙伴在野外的河塘电鱼触电身亡。其实这场景设计是不科学滴,尿液其实就是水、是导体,高启强撒尿直接造成漏电,高启强同样会触电而且会比河里的俩位更快、更厉害。如果是间接造成,其前提是尿液需要很多很多,形成“水漫金山”才行。嗯,有点离题了。电鱼这种小事对清华出身的“哥”不过是小事一桩。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或许更早,“哥”就电鱼了。“哥”电鱼的方式有其特点,利用手摇发电机将手柄改成自行车脚踏,将发电机置于自行车上,想上哪电鱼就骑着自行车前往,电极丢进水塘里人在岸边像骑自行车一般蹬脚踏即可。
  也不知“哥”在清华学的啥专业(听说是物理),智商肯定在线,特别在电子、电气方面确有所长,反正许多方面特有能耐,在当地颇有名气。你找“哥”帮忙得给足钱,“哥”不会骗你但报价会让你肉痛,愿不愿意随便从不强迫。传说当地街上的冷饮店的冰柜、医院的X光机等都被他“宰”过,即使如此找“哥”的依然不少。按当年的生活标准,“哥”做一单的收入普通人能生活好几个月。
  当然“哥”除了只认钱这个缺点外,其实也有义气之时,传说“三年困难时期”,“哥”不但自己吃香喝辣还带着朋友走江湖。朋友没他那水平和手艺有时却假扮他的师傅,需要时他会在别人面前假惺惺地请教:“师傅,这里是不是这样干的?”朋友不用讲话只管点头便是。许多时候他的朋友都成了座上宾,好吃好喝还能少得了。
  “哥”可能是个自由主义、利已主义者,大多情况下认钱不认人。传说早年为了钱曾帮潜伏于无锡地区的敌特分子修过电台,据笔者的师傅讲家里相关的东西、设备、工具、器件等等统统被没收。唉,清华的“哥”凭着聪明才智一招鲜、吃遍天,差点吃了“牢饭”也真是奇葩。
  天妒英才,壮年早逝
  无锡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后来还有了苏南模式的说法。上世纪70年代无锡地区的乡办企业已然发展起来,“哥”有了用武之地再也不用靠着一技之长去行走江湖“骗吃骗喝”了,找“哥”的人如过江之鲫。封官许愿的、合作办厂的、聘请顾问的,好多好多。“哥”是一个追求自由不愿被管束的人,什么打卡考勤、开会学习、早请示晚汇报等等深恶痛绝,一直以来不愿成为“公家”的人。
  另外,“哥”又是一个自私保守、深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人,所以其“技”从不示人。前面提到的医院修X光机的之事,听说“哥”请所有人离开房间,关起门来独自在里面捣鼓,机好门开。听说有一家企业请“哥”帮忙,安排了两个聪明伶俐的年轻给其当助手以期偷师,“哥”是啥人、心里门清,不是拿工具就是买香烟,关键的关键就在不经意间搞定,想偷师门都没有。“哥”在技术封锁方面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家里人一样也狠。笔者当知青住龙山湾时,夏天在东大池游泳有时会遇到“哥”的儿子,闲聊间听说其说他老爸不过50岁不会将自己的一身本事或“秘技”教给儿子。结果“哥”还真没活过50岁,带着他的“秘技”去了天国。
  天妒英才,“哥”走的太早。听说“哥”暴病前正忙于其开发的微波炉全国性研讨会的准备工作。“哥”太自我太保守了,不知有无论文或专利、发明什么的。“哥”运气不佳没能赶上股份制的潮流,否则以其技术或才识没准能成为企业大佬,没准类似格兰仕的大型企业不是在顺德而是在无锡。唉,时也命也。
  一位电子达人的奇葩故事差不多就这样了。清华出身的农民,想想都觉得奇怪。由于本文大多内容源自笔者的道听途说和有些属于以讹传讹的,对此看官别太当真就算乡土风情、佚人佚事好了。
  对于笔者来说,“哥”就是一个传说。

文:无翅之鹰
2023年3月20日


 哥只是一个传说,一位电子达人的奇葩故事
(网络图片)
题外话:
  1、示波器是一种用来测量交流电或脉冲电流波的形状的仪器,除观测电流的波形外,还可以测定频率、电压强度等。凡可以变为电效应的周期性物理过程都可以用示波器进行观测。示波管是示波器的主要部件,发出的光是绿色的,所以用示波管看电视有种看鬼片的感觉。其实笔者没看过实例,不过网上有相关视频。
  2、普通电视能不能收到国外的电视信号,如果撇开卫星接收天线等因素其实偶尔也是可以的。其原理大概是对流层的散射作用,或者是特殊电离层对电视波的反射作用造成的。笔者在上世纪的《无线电》杂志上曾看过相关的文章,具体内容、时间期号等记不清了。
  3、关于微波炉的事笔者没法考证,网上查不到“哥”的相关资料。不过笔者听说过“哥”曾帮当地驻军修过雷达的事,没收费还说什么“军民鱼水一家人”之类的话。清华的高材生,如果懂雷达那么微波炉也不算什么了,因微波炉的发明源自雷达,因此微波炉早期又叫雷达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