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从单管到4管晶体管收音机

标签:
无线电爱好者晶体管收音机来复式上世纪70年代 |
分类: IT与电子 |
高中时期笔者喜欢上了无线电,试着搞了个所谓的矿石机。那个极简的矿石机的成功(参见《启蒙:从矿石收音机说起》一文)使得笔者对学习无线电知识和动手安装收音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对理论的兴趣和实践的动力。
上世纪70年代主要流行电子管收音机和晶体管收音机,民间一般以“灯”和“管”来泛指电子管收音机和晶体管收音机,“灯”和“管”的多寡体现收音机的功能、性能和档次。后来,晶体管收音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省电易携带等特点逐步取代了电子管收音机。
晶体管收音机的“管”一般是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三极管,所谓单管、4管则表示收音机用了1个、4个三极管。因此,晶体管收音机也往往被称作半导体收音机。
单管来复式收音机电路示意图(网络图片)
时间大概是在1975年吧,也即高中毕业那年。笔者选择了电路简单、元器件少的来复式单管收音机开始学习和安装晶体管收音机的。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虽然笔者选择了最简单的来复式单管收音机,但真正实施起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由于一切从零开始,资金、书籍、工具、元器件的挑选和采购、收音机的安装和调试等等,诸如此类的让人无从下手,只能边学习边准备,一点点的去克服和攻关。
电烙铁、万用表和书籍靠借;覆铜板太贵只好选用玻纤板加铜铆钉,靠铁钉手工钻孔;自绕磁棒线圈;通过书本知识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和元器件的测量;不会使用电烙铁,不知元器件焊接前应先打磨引脚线的氧化层,致使焊不牢或虚焊……
为了省钱跑了许多五金电料商店,货比三家嘛。记的无锡胜利门外北大街有不少卖电料的小店,笔者常去,可以淘到许多东西。

笔者存留的40多年前安装单管收音机的磁棒和双连可变电容
困难和问题虽多但笔者的干劲却一点不少,边干边学收效甚大。通过一段时间的“攻坚克难”,笔者的单管收音机终于完成了。听到耳机里的广播电台的声音那种激动和兴奋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夜不能寐、侧耳听远,很贴切。
连续收听几日,收到的信号比较好的电台有10多家,做了记录。笔者还将自己安装、调试、成果、心得等写成稿件不知天高地厚的投了《无线电》杂志(这是笔者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投稿),结果嘛不言而喻。
笔者带着自己的单管机音机去上学,上课时也会偷偷地收听。忘了哪家电台了,11点半左右有天气预报,差不多是放学时间。每当听到天气预报结束时就开始收拾书包准备放学回家,不久下课铃声就会响起,对此周围的同学很诧异笔者却很得意。
4管收音机电路图(网络图片)
单管机的制作成功让人有了再向前进一步的冲动和欲望。经过思考决定步子不能迈的太大,同时还要兼顾技术和资金,对于超外差式收音机心里没底,所以还是选择了来复式4管作为进阶。4管与单管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功放部分,可以通过喇叭播放声音,而单管只能由耳机来收听。
因时间实在久远,安装4管机的大多过程比之单管机来说许多细节早已记不清了。单管机则是从无到有,很多都是初学印象可能会稍微深一些。4管机大致也就记得:一是装配时间约在高中毕业至下放初期,因为某日早晨笔者躺在床上收听到不是周恩来总理就是朱德委员长逝世的消息。1976年,中国痛失三位伟人。二是收音机的电路板使用了覆铜板。当年覆铜板电路板DIY对笔者来说费时费钱,也没那个手艺,就用钢锯条打磨代刻刀手工刻画的。三是借了手摇钻打孔,覆铜板已不适合用砸钉子方式来穿孔了。
近50年的时间了,遗忘的太多太多。最后聊点似是而非的事算作本文的一点补充吧。
1、单管机的机壳好像是用三合板打磨后做的面板,木质的学生尺子做的边框,胶水粘合的。4管机实在记不起来了,但不会是单管机那样。
2、单管、4管机寿命似乎都不长,这涉及安装水平、元器件的质量等。当然为省钱折了单管机,利用已有的元器件也是出于无柰。
3、去年夏天高温笔者赖在空调房间无所事事,翻了翻以前的日记。有一段文字提及笔者曾装配过超外差式收音机,这应该是笔者自装收音机的终极作品了。日记中就这么一二句再无其它相关的记载,无法衍生出更多的信息,笔者猜测很可能是为高保真功放配的收音部分。散购的零件还是买的套装,后来功放和收音又去了哪了?这些都记不起来了。
4、工作后曾利用业余时间为别人修过一些收音机等,既花钱又费时还没回报(汗)就慢慢不接了。还有就是这方面的兴趣也被其它爱好如电脑等逐渐取代直至完全告别。
文:无翅之鹰
2023年3月16日
PS:本文收音机电路图片来自网络仅做个参考作用,并非笔者装机时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