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2022-11-23 11:01:24)
标签:

仪扬运河

南门大码头

拦潮闸

大运河申遗

分类: 真州人家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在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时,笔者自省潜意识里并没有特别关注仪征,更没有专门寻找有关仪征的元素或内容,只是在参观过程中随手拍了几张有着仪征印记的图片,也没有其它的一些想法。
  近些日子,笔者涂了几笔有关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文章,在整理图片时这几张图片让人突然有了一丝波澜。
  江苏仪征,长江北岸、扬州以西的滨江城市,依笔者观点应该算是中国大运河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节点城市。东晋的“欧阳埭”、宋朝的“真州复闸”、明朝的“五坝四闸”等,宋朝的漕粮“真州转运半天下”、南宋的卖钞库发行“真钞”、清末的盐都十二圩……,随便哪一项都能让人振聋发聩。为何,为何大运河历史和文化中少有仪征,也没有世界遗产大运河的一段河道或遗产点?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有一段文字:“自永和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埭,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
  这段文字用“百度百科——江都新河”来解释就是:东晋永和年间(345-356)长江主河道南移,江都(今扬州西南)水断,向西开渠六十里置欧阳埭,引江水至广陵城下,与中渎水相联,此渠为今征(仪征)扬(扬州)运河前身。
  词条中的“征扬运河”可能是笔误,实为仪扬运河或仪扬河。仪扬运河的开通仪征水运的地理优势突显,从隋唐至清末民初的1000多年间,仪征成为槽运、盐运通江达淮的重要枢纽。历史上仪征也曾辉煌过,鼎盛时商税收入超过当时的扬州。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2020年秋,笔者专程赴南门大码头探访拦潮闸的考古现场。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有一截长6米、厚1米、高2.4米的河道堆积剖面,置于玻璃柜内供人参观、欣赏或研究,河道堆积取自仪扬运河真州段故道遗址。
  仪扬运河入江段建有拦潮闸,主要作用是借潮水的上行抬高水位,而引停泊在河港的船只顺利进入运河,可以做到水量的日调节,具备引潮与借潮行运功能。
  仪扬运河真州段故道遗址、拦潮闸遗迹位于仪征南门老街,当地人俗称南门大码头。历史上这里河网纵横,街道和河道相互融会,商贾云集、街市繁荣,商业兴盛。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2018年拆迁场景
  我国古镇游可能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周庄,随后的苏州同理、桐乡的乌镇等接踵而至。新世纪江南六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使得古镇游成为风尚和潮流。
  2006年,我国做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决定,扬州成为申遗牵头城市,历时8年申遗成功
  无论古镇游的热潮还是大运河的申遗东风,仪征似乎都无动于衷或步步落后,风传南门大码头的开发也只是市民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拖拖拉拉一直到2018年拆迁才开始,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机会就从身边流走。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仪征,错失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
南门大码头拆迁前后对比图
  仪征的历史少不了大运河这一章。仪征有着不少与大运河相关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也有一些遗址遗迹。为何不花些精力和财力做点文章,哪怕是显示一下决心、做个规划、有点实际行动等等。当然笔者不是父母官,也不清楚前因后果,只是网上的一些文章或报道让人沮丧和遗憾。
  假设仪征某个河道或某个遗迹能够列入世界遗产,那么相关的旅游文章还难做吗?招商引资也会多了些许筹码和吸引力。
  实话实说,笔者认为仪征绝对错过了大运河申遗的宝贵机会。虽说是马后炮,但确是笔者参观大运河博物馆后的一点感想一吐为快而已。

 


文/图:无翅之鹰
2022年11月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