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领略江南水乡的韵味

标签:
苏州平江路江南水乡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遗产点 |
分类: 旅游美食 |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港小桥多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诗句十分形象的刻画了江南水乡苏州,而苏州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最有代表性或最为经典的当属苏州古城平江路。
平江路南入口有个碑亭,亭内有幅平江历史街区示意图,对比了南宋时与现今的平江街区。



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街坊格局,直路沿河,四散巷支。
平江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水港交错、街衢纵横的经典街巷。河流形态、街道建制、肌理与历史基本相仿。
平江路和平江河构成平江街区的主干和南北纵轴,两侧许多历史悠久的支巷,整体有点像“非”字型,并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特色而著称。



并不宽阔的平江河却是苏州城内最古老的河道之一,平江路上还有多座古老的石桥,这些小桥体现水城不一样的风情,每座小桥都有着自己背景和故事。
漫游平江路于街巷交汇处,不论是桥上或桥头,这里总是最佳的观赏点。每当有游船经过,水中的漪涟会使眼前的景象更加的灵动和鲜活。
笔者不知平江路上有多少座小桥,也没有刻意去拍摄这些小桥,只是随性的走动和举起相机,然后在所有的图片中选出几幅。


从南入口进入平江路,首先遇到的是思婆桥。
桥西头是“荷言旗袍”,好几进的豪宅立于水边和桥头,门前却是窄窄的巷子。山墙上挂着大大的红色旗袍形的店招和两侧的红灯笼,别具风格的装扮吸引许多游客驻足留影。着手本文时才知,这里是平江路著名的网红打卡点。


鹤鸣堂康宅位于平江路邾长巷巷口,清水、青砖,带有西方风格的二层民国建筑。据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大亨黄金荣的管家建造的,是黄金荣在苏州的私宅之一。
该建筑在平江路算是鹤立独行、与众不同。被评为“苏州最佳民国洋房”,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平江路打卡之一。
巷内犹如小吃街,各式摊拉、吃食众多。





国庆期间,平江路游人太多太多。从干将东路至白塔东路,约莫千米的平江路,走走停停笔者用了2个小时。有时为了避让行人拍个景头都要等上许久,更别说去探访那些代表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真正内涵的小巷小弄。
这些街巷里弄有着许多隐秘于市、深藏不露的私家园林、豪宅、寺庙等建筑,以及官僚、世家、文人的传奇和故事,还有那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
有机会真的还要再赴平江路。选择春雨绵绵的时节,于杨柳依依的小桥流水旁或是粉墙黛瓦的巷弄里,期待遇见一位手持油纸伞、胸佩白兰花的仙女来到眼前。




准备本文查资料时突然想起,1989年笔者出差苏州,住在仓街路东苏州很有名的振亚丝织厂招待所的一栋有天井的老宅里。每天出门穿行的街巷正是现在的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还在小巷里吃过加了油条和酱油的咸豆浆。
在高楼大厦、高速公路、高铁及更多更high现代生活里,过往的点点滴滴却不断的于记忆中消失或模糊。平江路留住了江南水乡的古城风貌,使得人们通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吴浓软语感悟风华绝代的古城韵味或找回记忆深处的碎片,可以知足了。
文/图:无翅之鹰
2021年3月5日
前一篇:节日期间的山塘街人山人海
后一篇:一桥飞架东西,南北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