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的山塘街人山人海

标签:
苏州山塘街阊门通贵桥历史文化街区图片 |
分类: 旅游美食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民间流行的谚语直接表达了江南苏、杭的富庶和美丽可比天堂。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任过父母官(刺史)。特别是在苏州任职期间在苏州城阊门外开挖山塘河直抵虎丘,全长七里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依河而建的山塘集镇逐渐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也就有了七里山塘“姑苏第一名街”的美誉。
曹雪芹在《红楼梦》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江南六镇(古镇)效应推动全国各地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古巷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苏州的山塘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自然成了旅游打卡胜地。
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西北,东起阊胥路北首渡僧桥,桥头矗立着“山塘胜迹”石坊。山塘桥畔的御碑亭,“山塘寻胜”为乾隆皇帝所题。




小桥流水,枕河人家。
水陆相邻、河街平行。
山塘街大多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典型的江南风格。
节日期间,这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行走、购物、拍照都有些困难。




山塘河上有许多拱桥,而山塘老街最有名的当属通贵桥。
通贵桥也称端云桥,是一座横跨山塘河的单孔石级拱桥。明弘治初年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重修于清光绪六年(1880)。
通贵桥向南是杨安浜,一个窄小的巷子却十分热闹。这里明朝年间曾走出一位吏部尚书吴一鹏,其故居玉涵堂就在小巷中。笔者嫌人太挤未能深入,就此错过。




许多老字号进驻山塘街,使得山塘街更显厚重。当然,更多的是笔者不熟悉的一些新品牌。
苏州是丝绸之乡,苏丝、苏绣闻名海内外,经营丝绸的店铺也不少。以前人们总是托出差苏州的同事或亲朋好友带点苏州的丝绸制品。
山塘街也是美食集中营,笔者在此品赏了梅花糕、绿杨馄饨,在采芝斋买了一些粽子糖和姜糖。也算不虚此行,没有空手而归。





山塘街的热闹和繁华名不虚传,历史上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曾留下了许多作品。乾隆皇帝对山塘街分外青睐,6下江南5游山塘,还在京城以山塘街为蓝本仿建了苏州街。
以前来苏州主要是游玩园林。多年之后再次来苏州(2016年),则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了。山塘街,笔者必须来打卡。


笔者乘车至广济路山塘街站下车,从山塘老街西首进入,顺街一路向东至阊门吊桥。又从吊桥返回山街过通贵桥入杨安浜,再沿河从通贵桥下塘至昆曲馆结束山塘街之行。
阊门外,这里五水归一,被称为“五龙汇阊”。水陆交通的便利,成就了历史上姑苏仍至全国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
站在阊门吊桥远望山塘街,似乎有种观赏《清明上河图》的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文/图:无翅之鹰
2021年3月2日
注:本文图片绝大多数为手机拍摄
前一篇:清江闸、御码头和天下粮仓
后一篇:平江路,领略江南水乡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