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雨中即景
(2025-06-22 21:07:53)
标签:
文化旅游历史教育雨季 |
分类: 原创 |
雨中即景
叶红玉
月前节庆的假日仿佛还在眼前,现在已是中下旬了,感觉什么都没做。时间已在指尖溜去。天晴气朗的生活并不多,已经进入雨季生活。
进入夏日的芒种,开启了一年中最忙碌的节庆。首先从劳动诗词中感受:“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原你忙有所获,种有所得“才见迎梅又送梅,榴花五月雨中开,江南芒种田家候,白下端阳客子杯。” 顺时而动,吉庆安康。付出即有收获,在这朴素信念里看集市里芬芳的瓜果,筐篮里装满了枇杷李子桃子桑葚杨梅等,基本上是附近农村自家果树上采摘后贩卖的。水果店里的荔枝西瓜等外来瓜果随处可见。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从这些农耕诗句,反映了农田的环境以及耕者的生活状态,体现农令与农事的关系。我们是一群退休的居民,虽不从事农活,但每日忙碌的生活状态与耕者无异。
除去日常基本生活,每日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中旬,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采风活动,一群老当益壮的老年学友们,来到活动现场,对不一样的课外实地现场教学形式,学员们感触颇多,忍不住即兴感怀赋诗。游学养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习视野,拉近课本知识真实的场景,这种现场感、情景再现法,让我们真实触摸到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此次研学采风活动让诗词、书画、文学班的学员们受益匪浅,对自己平日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多了份热爱与执着。
我们每日奔赴不同教室,接受不同科目的老师,讲授的不同知识内容与技能技巧。虽然精力能力有限,但学与不学,还是有所区别的。请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小小的收获还是有的。就像我们人一样,每门课程都有它独特的个性。
对于习惯运动的姐姐们来说,课堂上,练舞、跳操、瑜伽等学员们,大汗淋漓是家常便饭。每天出一身汗,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释放。对于开口说话、开口即唱的用嗓型声乐、戏曲、吟诵等学员们,心静自然凉的环境,尤其重要。气温高了热了会烦燥,适合空调间安静地上课。其它诸多班级,体力与脑力兼顾,一旦温度高了还是开空调适合。毕竟年龄大了,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硬扛。身体健康是首要的,其它都是自娱自乐。
都说夏至初临日最长,蝉声响彻到斜阳。窗前坐看风生处,分得池莲一脉香。现在本是人们开始观赏夏日荷香的怡人季节。然而今年夏至时节,普降大雨,南方的雨水充沛。进入梅雨季,空气湿度大,每天大家锻炼时,手触地板都是汗湿的。偶尔有阴晴天,大家都把该在室外的事情先干了,洗涮晾晒出行等。有集体户外活动的班级,都希望那一天是阴晴天。天遂人愿,那一天果真是好天气。运动与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雨天读书,晴天运动。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每天都是雨在淋。我们读诵吟唱,通过声韵与意象的双重渗透,让“读书”的文学表达兼具韵律美、画面感与思想深度,“读书—修身—立言”的形成,使读书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
临近学期末,以往学员们都是仪式感满满地结束一学期的学习。今年有禁酒令,学校取消班级聚餐活动。大家还是要坚持最后一个星期的学习活动安排。对于即将到来的假期,大家早早安排了各自的出行计划,天南地北,广阔天地,都可以去往。当然还有很多人哪儿都不去,天热,还是家里待着适合。附近玩玩,同样消暑解热。无论是怎么过,都是一样过。心静自然凉。保持心灵的平静,维持自己的热爱。
二O二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