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中话礼让紫藤香樟润童心

2025-05-29 08:59:41

六尺巷中话礼让  紫藤香樟润童心

——第一共同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学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522-23日,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第一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暨安庆市2025年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研讨活动在安庆市桐城东关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安庆市教研室承办,桐城市教研室、桐城市东关小学协办。来自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第一共同体的成员以及安庆市各县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共计16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探究”为主题,包括行走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展示、议课研讨沙龙三个环节,实现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文化寻根拓新境,立德树人谱新篇

      22日下午,参会老师前往六尺巷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在“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发生地,教师们触摸历史砖墙,聆听故事讲解,感受礼让之风的熏陶,化历史典故为德育资源。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助力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与实效性。

课例研习展新貌,美德教育润童心

       23日上午是课堂教学展示,第一共同体成员、桐城市东关小学朱晗展示了三年级下册《我家的好邻居》第二课时,课堂借助AI学习小伙伴童童,以六尺巷故事为脉络,带着学生观看“六尺巷”的故事,体会六尺巷里的谦和,联系生活中邻里相处的智慧,传承礼让的美德。通过“美德之星”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行动,既传承了礼让精神,又渗透了法治观念,实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接着,第一共同体成员、合肥市朝霞小学聂倩倩执教了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一课,课前妙用探寻家风小锦囊,让学生探寻自家的家风,课中带领学生参观“家风博物馆”、走进“典籍寻根展厅”“红色家书展厅”、“家风传承展厅”,深度挖掘家风内涵,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打好基础,多元化的评价,促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两位老师重视课堂与生活的衔接,传统与现代的相融,将传统美德深植于学生心中。

 

沙龙研讨促提升,专家领航启新

       思议课研讨沙龙中,第一共同体成员芜湖市城北实验小学唐一文、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韩婷、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中心小学周珠莉等几位老师,分别聚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发展点等角度进行点评。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第一共同体负责人王佩平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效果呈现以及教学改进建议五个方面对两节课例做了系统性评析,特别肯定了两节以“六尺巷”文化为载体的道德与法治课例,将“让墙故事”化作德育活教材,让“礼让精神”对接核心素养培育,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三个转向:从静态知识转向动态体验,从历史记忆转向现实观照、从地域符号转向价值基因。勉励老师们共同做传统文化的“燃灯者”,以教育智慧点亮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唯有让中华传统美德活在当下、用于生活、指向未来,才能真正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使命。

 

      随后,第一共同体导师、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仍昱以专家视角进行高位引领,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组织与实施的价值,在赞扬课例亮点的同时,也针对教学细节与理念提升提出建设性意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指引方向。

 

       最后,安庆市教研室思政教研员甘伟进行活动总结,他立足安庆区域思政教育发展全局,强调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作用,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要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探索,努力钻研,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

 

       此次活动为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促进教学经验共享与专业能力提升,对推动安徽省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丨韩婷 汪小平

编辑丨聂倩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