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从“心”开始
2024-11-27 09:52:51
了解学生从“心”开始
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
周洁琼
威廉·格拉瑟博士《了解你的学:选择理论下师生双赢》,如同一扇窗,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这本书充满无穷的智慧,反复读者,用心品着。
一、育人理念的更新与提升
班上至少有一个学生,无论你怎么教育他,就是学不会阅读而感到挫折。当读到这句话时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最近也因为类似的问题而苦恼着,也和同事交流过这种困扰,原来大家都有类似的困惑,感觉自身的专业技能在不断提升,在信息技术运用的课堂上仍然有百无聊赖的学生,这是为何?究竟是何时起,班上的至少有那么几个学生开始表现的离我们的预期目标越来越远,甚至是抵触学习呢?怎样才能把他们邀请到课堂中学习中呢?读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对学习图像有了全新的认知。书中所阐述的选择理论表明人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做出的选择和行为,不受外在的控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植于我们基因深处的五大基本需求。
每个初入小学的学生脑海里都有一幅满意的“学习图像”。这本书中提到:选择理论教导我们,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起初都会以一幅令人满意的活动图像储存在我们脑海中,而成为一种愉悦的记忆,因此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是因为他们心目中有一副学习是愉悦的活动的图像,而那些在学校无心学习的孩子,他们的心目中并没有一幅阅读愉悦的活动图像。几乎所有无心阅读的孩子本质上都是类似的,他们都把刚入小学时开始阅读和学习的愉悦图像移出他们的脑海。
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学习图像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大程度上学习的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受脑海中学习图像的影响。丢失了或者说移除了学习图像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于积极学习的孩子来说,学习愉悦感驱策他们努力、用心学习。所有的动机都源自内心。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不佳,其真正的理由是,学生没有在学校里找到足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源动力。
想想自己的课堂,那些抵触学习的学生,在这本书中也找到了根本原因。我们有没有注意满足孩子的归属感需求和权利需求?我们有没有创设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学习环境?书中在第四章提到:毫无疑问,一个小小孩权力需求的最大挫折就是受到失败的威胁,或者被老师认定是失败的……做老师的有绝对的权力这么做,而对一个念小学的孩子来说,他的导师就是他所接触过最有权威的人。小孩不应该被认定失败,反之必须给予他许多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告诉他,如果他不断努力学习,终究会成功。
这段话深刻地指出了教育中一个关键问题,令人感触颇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老师的评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就像文中所说,老师的权力可能成为孩子权力需求的重大挫折源。否定、挫折不仅会让低段孩子移除学习图像,甚至会陷入一种否定的自我认知中。选择理论让我们明白,每个孩子都需要大量成功的机会。这些机会就像是滋养他们成长的阳光雨露。老师和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要向孩子传递积极的信念,告诉他们努力学习就能成功。这不是虚假的安慰,而是为他们点亮希望的灯塔,让他们在面对学习困难时,有勇气和动力继续前行,而不是被“失败”的阴霾笼罩,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的期待和欣赏会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和内心需求,课堂上被老师欣赏着,期待着,真诚地交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包容,会激发一个学生在学习上的期待和附属感。曾经一个家长这样发信息给我:老师,今天孩子回家很高兴,因为你批评了她。当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充满疑惑,后来家长告诉我,孩子说因为批评也是得到老师的关注,我有点喜欢坐在离老师近的位置。渴望被关注、渴望被持续的关注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那就是积极向上的满足。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为关键的是协助学生构建对学习的积极认知,要找出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多学生愿意用心学习,让学生将学习图像保存在心中,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威廉·格拉瑟博士将他的选择理论转化成一套带给学生满足和喜悦、充满活力的学习团队模式。通过学习小组,学生享受到深入知识殿堂所带来的权力、友情和乐趣。而教师要想成功地运用这个模式,必须发展自身的技能,其收益就是开窍的学生和满意的教师。
读完这段话,深刻感受到威廉·格拉瑟博士“选择理论”下学习团队模式的魅力。对于教师来说,发现自身技能的成长也必然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这种模式就像是为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是个体式学习,多数以听老师讲授为主,学习空间,学习思维受限,可能会感到枯燥和孤单。选择理论下的学习团队模式,当这种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期待,他们会积极投入,这种学习的意愿,积极的态度取决于他们自身选择的基础。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小组模式里,学生的体验完全不同,他们可以在小组中探索知识,所获得的权力感让他们更有主动性。这本书中举了几个学习团队的例子,当然从威廉·格拉瑟博士描述的几个学习团队的案例中能看到不再是被知识“灌输”,而是主动挖掘。友情在小组交流中生根发芽,让学习环境变得温暖。更重要的是,乐趣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在团队合作中也体会到了权利和需求的归属感,这无疑也重新积极地协助学生建构起积极的学习图像。
学习团队模式,当与学生预期符合时,他们会以更积极姿态投入学习中。就像某些学校推行的项目式学习改革,这是选择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主题,真实的学习问题展开学习。以学生的参与实现儿童“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创”。10月29日完美课堂,“好得味”合肥我推荐出项课中,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态度很积极,我注意到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根据学习小组真实协同作业而付出努力,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合肥的历史文化、美食特色,小组汇报采取各种方式,他们在汇报自信大方,团队合作中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能够看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在团队协作中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使得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成为满足和喜悦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育如农业,而不是工业。”教师在自己的读书学习实践中体悟到这些真正学习的真谛,才能设计出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的生长课堂的真学习活动,才能构建有品质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发展自身技能虽然有挑战,但与收获相比是值得的。当看到学生开窍,那一双双原本迷茫的眼睛变得明亮,对知识充满渴望和理解,教师内心会充满成就感。只有不断更新理念、大胆尝试,才能成为真正影响学生的教育者,才能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
了解学生从“心”开始
了解学生从“心”开始
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 周洁琼
威廉·格拉瑟博士《了解你的学:选择理论下师生双赢》,如同一扇窗,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这本书充满无穷的智慧,反复读者,用心品着。
一、育人理念的更新与提升
班上至少有一个学生,无论你怎么教育他,就是学不会阅读而感到挫折。当读到这句话时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最近也因为类似的问题而苦恼着,也和同事交流过这种困扰,原来大家都有类似的困惑,感觉自身的专业技能在不断提升,在信息技术运用的课堂上仍然有百无聊赖的学生,这是为何?究竟是何时起,班上的至少有那么几个学生开始表现的离我们的预期目标越来越远,甚至是抵触学习呢?怎样才能把他们邀请到课堂中学习中呢?读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对学习图像有了全新的认知。书中所阐述的选择理论表明人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做出的选择和行为,不受外在的控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植于我们基因深处的五大基本需求。
每个初入小学的学生脑海里都有一幅满意的“学习图像”。这本书中提到:选择理论教导我们,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起初都会以一幅令人满意的活动图像储存在我们脑海中,而成为一种愉悦的记忆,因此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是因为他们心目中有一副学习是愉悦的活动的图像,而那些在学校无心学习的孩子,他们的心目中并没有一幅阅读愉悦的活动图像。几乎所有无心阅读的孩子本质上都是类似的,他们都把刚入小学时开始阅读和学习的愉悦图像移出他们的脑海。
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学习图像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大程度上学习的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受脑海中学习图像的影响。丢失了或者说移除了学习图像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于积极学习的孩子来说,学习愉悦感驱策他们努力、用心学习。所有的动机都源自内心。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不佳,其真正的理由是,学生没有在学校里找到足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源动力。
想想自己的课堂,那些抵触学习的学生,在这本书中也找到了根本原因。我们有没有注意满足孩子的归属感需求和权利需求?我们有没有创设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学习环境?书中在第四章提到:毫无疑问,一个小小孩权力需求的最大挫折就是受到失败的威胁,或者被老师认定是失败的……做老师的有绝对的权力这么做,而对一个念小学的孩子来说,他的导师就是他所接触过最有权威的人。小孩不应该被认定失败,反之必须给予他许多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告诉他,如果他不断努力学习,终究会成功。
这段话深刻地指出了教育中一个关键问题,令人感触颇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老师的评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就像文中所说,老师的权力可能成为孩子权力需求的重大挫折源。否定、挫折不仅会让低段孩子移除学习图像,甚至会陷入一种否定的自我认知中。选择理论让我们明白,每个孩子都需要大量成功的机会。这些机会就像是滋养他们成长的阳光雨露。老师和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要向孩子传递积极的信念,告诉他们努力学习就能成功。这不是虚假的安慰,而是为他们点亮希望的灯塔,让他们在面对学习困难时,有勇气和动力继续前行,而不是被“失败”的阴霾笼罩,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的期待和欣赏会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和内心需求,课堂上被老师欣赏着,期待着,真诚地交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包容,会激发一个学生在学习上的期待和附属感。曾经一个家长这样发信息给我:老师,今天孩子回家很高兴,因为你批评了她。当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充满疑惑,后来家长告诉我,孩子说因为批评也是得到老师的关注,我有点喜欢坐在离老师近的位置。渴望被关注、渴望被持续的关注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那就是积极向上的满足。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为关键的是协助学生构建对学习的积极认知,要找出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多学生愿意用心学习,让学生将学习图像保存在心中,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威廉·格拉瑟博士将他的选择理论转化成一套带给学生满足和喜悦、充满活力的学习团队模式。通过学习小组,学生享受到深入知识殿堂所带来的权力、友情和乐趣。而教师要想成功地运用这个模式,必须发展自身的技能,其收益就是开窍的学生和满意的教师。
读完这段话,深刻感受到威廉·格拉瑟博士“选择理论”下学习团队模式的魅力。对于教师来说,发现自身技能的成长也必然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这种模式就像是为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是个体式学习,多数以听老师讲授为主,学习空间,学习思维受限,可能会感到枯燥和孤单。选择理论下的学习团队模式,当这种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期待,他们会积极投入,这种学习的意愿,积极的态度取决于他们自身选择的基础。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小组模式里,学生的体验完全不同,他们可以在小组中探索知识,所获得的权力感让他们更有主动性。这本书中举了几个学习团队的例子,当然从威廉·格拉瑟博士描述的几个学习团队的案例中能看到不再是被知识“灌输”,而是主动挖掘。友情在小组交流中生根发芽,让学习环境变得温暖。更重要的是,乐趣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在团队合作中也体会到了权利和需求的归属感,这无疑也重新积极地协助学生建构起积极的学习图像。
学习团队模式,当与学生预期符合时,他们会以更积极姿态投入学习中。就像某些学校推行的项目式学习改革,这是选择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主题,真实的学习问题展开学习。以学生的参与实现儿童“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创”。10月29日完美课堂,“好得味”合肥我推荐出项课中,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态度很积极,我注意到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根据学习小组真实协同作业而付出努力,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合肥的历史文化、美食特色,小组汇报采取各种方式,他们在汇报自信大方,团队合作中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能够看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在团队协作中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使得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成为满足和喜悦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育如农业,而不是工业。”教师在自己的读书学习实践中体悟到这些真正学习的真谛,才能设计出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的生长课堂的真学习活动,才能构建有品质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发展自身技能虽然有挑战,但与收获相比是值得的。当看到学生开窍,那一双双原本迷茫的眼睛变得明亮,对知识充满渴望和理解,教师内心会充满成就感。只有不断更新理念、大胆尝试,才能成为真正影响学生的教育者,才能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