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第二期培训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
2024-11-26 16:02:36
11月18至20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安徽省)共同主办的“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第二期培训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以专题讲座、课例观摩、集中研讨和实践访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丰富且有针对性。
01
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培训往深里走。
11月19日上午,活动在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西湖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刘婷老师的专题讲座中拉开帷幕。刘婷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的实践探究》为题,详细阐述了杭州市西湖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并分享了团队在教研、教学领域的宝贵经验。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随后是围绕“学思课堂”开展的系列主题微讲座分享。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的吴欢巧老师围绕《互联网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支架的实践探索》这一主题,分享了她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构建“学思”支架、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经验和心得。
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学军小学的袁林利老师则带来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学思情境设计思考》为题的讲座,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体化、情境化的“学思课堂”。
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紫金港小学的姚益兰老师接着以《学思践悟·学评相融——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探索》为主题进行分享。她以入学适应性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在学思课堂中实现学评相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杭州市优秀德育教师、杭州市政苑小学苏峰老师带来了题为《以‘行’促‘思’:馆校融学视域下的小学思政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的讲座。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了如何在馆校融学的背景下实现小学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02
以课例观摩为重点,培养往实处落。
11月19日下午至20日上午,全体学员观摩了6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的精彩课例。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政苑小学白冰滢老师的《正确认识广告》课例借“广告先生”串联全课,以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广告的作用和影响;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的俞剑维老师的《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课例深入挖掘汉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紫金港小学刘佩文老师的《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一课时)现场课以丰富的课余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文新小学张昕钰老师的模拟课《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二课时)通过模拟下课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余生活的乐趣;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竞舟小学黄海岳老师的《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现场课创设模拟用餐的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学军小学董行老师的模拟课《吃饭有讲究》(第二课时)以生动的案例导入,让学生在做中学,这些课例充分展示了教师们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落实“学思课堂”的教学主张。
课例观摩结束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方丽敏老师以“回望生活见实然,丰满生活见应然”为主题作点评总结。她深度剖析了新课标与新修订教材的共性、变与不变,让教者深刻,学者丰盈。
03
以分享实践为平台,交流往心里去。“提升行动”全体学员也围绕着学习体验分享心得,积极探讨如何将这些心得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各共同体负责人组织学员研究如何通过持续学习来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凝聚力,为实现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同体教研沙龙在学习间隙,大家走进了美丽的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紫金港校区参观游览,从紫金农学院到紫金书院,从红领巾一角到劳动实践基地,“让儿童成为儿童”的理念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11月19日下午,全体学员前往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和制定过程,感受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次访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法律知识,更激发了他们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思融合、学思并进,“提升行动”第二期培训不仅带领全体学员观摩了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团队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公开课例,还深刻领悟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推动安徽小学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图片:项目组宣传团队文字:李心怡
李瑜乔编辑:李心怡审核:季文华
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第二期培训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
11月18至20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安徽省)共同主办的“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第二期培训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以专题讲座、课例观摩、集中研讨和实践访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丰富且有针对性。
01
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培训往深里走。
11月19日上午,活动在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西湖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刘婷老师的专题讲座中拉开帷幕。刘婷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的实践探究》为题,详细阐述了杭州市西湖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并分享了团队在教研、教学领域的宝贵经验。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随后是围绕“学思课堂”开展的系列主题微讲座分享。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的吴欢巧老师围绕《互联网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支架的实践探索》这一主题,分享了她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构建“学思”支架、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经验和心得。
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学军小学的袁林利老师则带来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学思情境设计思考》为题的讲座,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体化、情境化的“学思课堂”。
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紫金港小学的姚益兰老师接着以《学思践悟·学评相融——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探索》为主题进行分享。她以入学适应性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在学思课堂中实现学评相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杭州市优秀德育教师、杭州市政苑小学苏峰老师带来了题为《以‘行’促‘思’:馆校融学视域下的小学思政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的讲座。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了如何在馆校融学的背景下实现小学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02
以课例观摩为重点,培养往实处落。
11月19日下午至20日上午,全体学员观摩了6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思课堂”的精彩课例。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政苑小学白冰滢老师的《正确认识广告》课例借“广告先生”串联全课,以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广告的作用和影响;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的俞剑维老师的《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课例深入挖掘汉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紫金港小学刘佩文老师的《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一课时)现场课以丰富的课余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文新小学张昕钰老师的模拟课《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二课时)通过模拟下课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余生活的乐趣;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竞舟小学黄海岳老师的《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现场课创设模拟用餐的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杭州市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学军小学董行老师的模拟课《吃饭有讲究》(第二课时)以生动的案例导入,让学生在做中学,这些课例充分展示了教师们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落实“学思课堂”的教学主张。
课例观摩结束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方丽敏老师以“回望生活见实然,丰满生活见应然”为主题作点评总结。她深度剖析了新课标与新修订教材的共性、变与不变,让教者深刻,学者丰盈。
03
以分享实践为平台,交流往心里去。“提升行动”全体学员也围绕着学习体验分享心得,积极探讨如何将这些心得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各共同体负责人组织学员研究如何通过持续学习来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凝聚力,为实现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同体教研沙龙在学习间隙,大家走进了美丽的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紫金港校区参观游览,从紫金农学院到紫金书院,从红领巾一角到劳动实践基地,“让儿童成为儿童”的理念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11月19日下午,全体学员前往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和制定过程,感受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次访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法律知识,更激发了他们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思融合、学思并进,“提升行动”第二期培训不仅带领全体学员观摩了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团队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公开课例,还深刻领悟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推动安徽小学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图片:项目组宣传团队文字:李心怡 李瑜乔编辑:李心怡审核:季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