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金》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分类: 思品教学 |
太湖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设计理念】
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学习的内容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由体验到感悟再到内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生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
【教材分析】
《诚信是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诚信是金。本次课堂展示的教学内容是本主题的第一课时,对应此主题教材的8-9页。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立业之本,立国之本,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学情分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和做事的道德核心,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生活和社会中学会了撒谎失信,并以愚弄他人为乐事;有些人因为被欺骗而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报复他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诚信教育显得相当重要。
【教学目标】
1、
2、能力目标:
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提高判别具体问题上是否作出承诺的能力,增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明确诚信意义的基础上,愿意做诚信的人。在明确信用意义的基础上,愿意做讲究信用的人。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鄙视那些不讲诚信的现象。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激起道德情感,形成强烈地内在需要
【教学重点】:诚信的含义和诚信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以及深化其对“诚信是金”的理解。
【教学准备】:1、让学生课前初步预习课文内容并收集与诚信有关的词语和小故事2、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017年5月19日上午
【教学地点】:太湖县徐桥镇茗南小学
一、故事导入,引出诚信。
2、提问:
(1)、曾子为什么把猪杀了?
(2)、你认为曾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板书课题:诚信是金
【设计意图】
二、自主探索,了解诚信。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8、9页。
2、交流反馈:你从书中知道了什么?
3、师小结:是的,诚信非常重要,如果你丢弃了它,美貌才学荣誉金钱等等都是海市蜃楼,过眼云烟,尽管你是多么地优秀也无法在社会中生存。
4、展示名人名言。(学生分组读)
【设计意图】教材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之一,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掌握新知。在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的途径时,教师及时补充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学习内容,既让学生们掌握了诚信的相关知识,又让生动的教材变成了生动课堂教学的依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朗读名人名言,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
三、联系生活,感知诚信。
1、
(1)在生活中,有没有别人对你不讲诚信的时候?你的感受怎样?
(2)小李与小唐是好朋友,一天小唐与班上的同学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走过来向他们打听小李家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其他同学都摇头说不知道,并都指向小唐说她是小李的好朋友,小唐确实知道,但他该不该说呢?
【设计意图】教学素材的选择紧紧围绕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最远的也要保证学生有最基本的生活认知,同时注意所选材料的的典型性和震撼性。所以既能保持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又能使道德品质教育摆脱生硬的说教,抽象的思想意识变的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这些来源于学生们周围的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不仅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还学生一个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也让学生们充分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感悟诚信。
1、课件出示一张农民工打电话的图片。
他们的这种行为与我们所说的欺骗行为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理解“善意的谎言”是迫于无奈,并不是不讲诚信,诚信的核心是“善”。通过齐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也认识到了讲诚信的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理解诚信。
看图猜成语。(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几幅图画,让学生猜出有关诚信的成语。
六、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人人都遵守诚信,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安定。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