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啤酒瓶盖为啥都设计打开后不能再盖上呢?

(2018-08-10 22:39:04)
标签:

杂谈

先介绍下基本背景:

烈酒的两大特点:蒸馏浓缩和高酒精度。
啤酒和红酒的特点在于:活菌发酵(或许后续杀菌)和低酒精度。
啤酒还有一个自身特点:追求沙口感,换句话说,要求里面有气泡。
啤酒的四大基本原料:麦芽,酵母,啤酒花,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6gYicMqficliaSHxIHGwKEsgSJic6Fbpr59ubOTXPcvD4MCjLqVlBY8r0ickraxoc5KI6E81icKF8FgCynpPNZWlVg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那么,为什么啤酒一定要密封?


1. 对野菌几乎没有抵抗力


啤酒酵母不可能完全消化掉酒液里所有的残余糖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完全不同于蒸馏过的烈酒),剩下的大量营养物质是野菌(乳酸菌/醋酸菌/小球菌/霉菌等不胜枚举)的天然培养基。

参考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野菌发酵啤酒--兰比克,仅有布鲁塞尔南部的谐那河谷能酿造,鲁汶大学的科研表明,一瓶啤酒里包含近200种菌,也就这个河谷的菌落比较健康对人体无害(注意是无害,不是全部有益哦),兰比克这种独特的发酵方式才能保留下来。那么问题来了,在其他地方,你敢让啤酒接触野菌么?开盖之后,哪怕随便接触一下空气,剩下的培养基足够让野菌们在一定时间后变成对人体有害的菌群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6gYicMqficliaSHxIHGwKEsgSJic6Fbpr59eb7Mpo8GvhyKE6jjN1XkOmXpab4UKkkqbFSI5M65TR0NOhia2we4cr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从酒精度而言,烈酒的高度天生自带杀菌消毒属性,就啤酒这种度数(普遍3-10度),根本不行。所以烈酒可以放挺久,啤酒不行。


2. 丢失极其重要的沙口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6gYicMqficliaSHxIHGwKEsgSJic6Fbpr59XhA4UJD1j63aEYuUwGEEwoOVaicYatt4YqsrLtY0tTibib2ic4JG6USia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喝丢掉气泡的啤酒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不必多说了吧,脑补一下有一杯啤酒忘记喝了,第二天再去喝什么感受?完全没有气泡的可乐是不是喝起来也很甜腻?是啊,没有啤酒在口腔中被加热产生气泡刺激上颚的感觉,啤酒的味道丢失一大半了吧?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啤酒在装瓶或瓶中发酵后,根据啤酒类型,都要达到1-4左右的二氧化碳溶解度(体积占比)。而打开瓶盖后,会丢掉相当一部分二氧化碳,即便很快封口,下次再喝感觉完全不同。


3. 丢失重要的酒花香气


尤其是啤酒花香气,对于IPA这种啤酒而言就是生命,打开的瞬间那种香味远远不是后来再释放出来的能比的。


4. 啤酒氧化


氧化对很多啤酒而言都是致命的,不要低估开盖后的氧气,他们会很大程度上不仅滋生野菌,也会氧化瓶中有益的酵母二级代谢产物,使啤酒丢失很多有益的风味,或者产生其他有害的产物。

当然,也不是因此所有的啤酒包装都是一次性,封口完全不能再合上,有一种活口的非常流行,尤其是对家酿啤酒爱好者,因为可以重复使用,且密封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6gYicMqficliaSHxIHGwKEsgSJic6Fbpr59bbiarrLLwZ5Yw3nDnLSSzko8VmmcSib5j4x1M9tiarIJdl6GnNB3toPa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这个荷兰牌子Golsch,在电影院里是一霸,每当电影倒数的时候,电影院里一阵此起彼伏的“砰砰砰”的声音,非常壮观。我一般看电影的时候也会贡献一个。


但总体上,绝大部分还是需要封口,正如上述原因所说。


扩展阅读:

为什么中国啤酒99%都是大绿棒子?

一部啤酒史,半部世界史

手把手教你做家酿啤酒

关于黑啤,你知道多少?

生啤、熟啤、原浆、纯生、干啤、冰啤、扎啤到底是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