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祠三大国保建筑之【献殿】【鱼沼飞梁】

(2016-01-08 15:05:43)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晋祠三大国保建筑之献殿】【鱼沼飞梁
   晋祠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栿上架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四周槛墙,上置棂栅,雄壮敞亮。晋祠三大国保建筑之一。
    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描述晋祠献殿原文:献殿在正殿之前,中隔放生池。殿三间,歇三顶。与正殿结构法手法完全是同一时代同一规制之下的。斗栱单栱五铺作,柱头铺作双下昂,补间铺作单杪单下昂,第一跳偷心,但饰以小小翼形拱。正面每间用补间铺作一朵,山面唯正中间用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伪双下昂,完全平置,后尾承托梁下,昂嘴与地面平行,如正殿的昂。补间则下昂后尾挑起,耍头与令栱相交,长长伸出,斫作昂嘴形。两殿斗栱外面不同之点,惟在令栱之上,正殿用通长的拂檐枋,而献殿则用替木。斗栱后尾惟下昂挑起,全部偷心,第二跳跳头安梭形“栱”,单独的昂尾挑在平榑之下。至于柱头普拍枋,与正殿完全相同。
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

殿之四周均无墙壁,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之上安直棂栅栏,如《营造法式》小木作中之叉子,当心间门扇亦为直棂栅栏门。

    晋祠鱼沼飞梁最早记载于《水经注》,现存实物为北宋所建,呈十字型。“鱼沼”为晋祠第二水源,飞梁系沼上石桥。桥面东西平坦,南北两面下折,视之如鸟之双翼。梁思成言:“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晋祠三大国保建筑之一。
http://s3/mw690/0063Xfg4zy6YpwvMdmG62&690
http://s2/mw690/0063Xfg4zy6YpvuRUEV61&690
   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描述晋祠鱼沼飞梁原文:
飞梁正殿与献殿之间,有所谓“飞梁”者,横跨鱼沼之上。在建筑史上,这“飞梁”是我们现在所知的惟一的孤例。本刊五卷一期中,刘敦桢先生在《石柱桥述要》一文中,对于石柱桥有详细的伸述,并引《关中记》及《唐六典》之中所记录的石柱桥。就晋祠所见,则在池中立方约30厘米的石柱若干,柱上端微卷杀如殿宇之柱,柱上有普拍枋相交,其上置斗,斗上施十字栱相交,以承梁或额。在形制上这桥诚然极古,当与正殿献殿属于同一时期。而在名称上尚保存着古名,谓之飞梁,这也是极罕贵值得注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