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宋风十足的广胜寺雕塑

2025-03-01 11:19:33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二十九天) 5月16日

       前篇写了广胜寺的飞虹塔,写到广胜寺的前塔后殿布局,本篇写沿中轴线上的几座大殿。

       炎炎烈日,在飞虹塔的荫庇下看一眼前殿弥陀殿,便一头扎了进去,没觉得这座元代建筑有什么特异之处。后看梁思成、林徽因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说弥陀殿正面斗拱呈密挤之状,“但在山面,却不用补间铺作,这种正侧两面完全不同的布置,又是他处所未见。可见事后看大师的文章能发现不少被自己所忽略的东西。

       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像,正中为铜铸阿弥陀佛,两侧为泥塑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佛像前的黑色塑像是保护《赵城金藏》的力空和尚。一侧及背后的朱红壁橱原是存放《赵城金藏》的所在,《赵城金藏》是宋代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本,今存4000余卷,被视为稀世瑰宝,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赵城金藏》经卷   引自网络)

       梁思成很欣赏阿弥陀佛铜铸像两旁侍立的菩萨塑像,他写道,(塑像)“虽已经过多次的重塑,但尚保存原来清秀之气,且“宋风十足”!

      西方三圣像的背后是倒坐大肚弥勒佛,看见此像,不禁莞尔,然后经过大庭院去正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又称释迦殿,重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殿内供奉华严三圣像,释迦及文殊普贤

       佛龛内为明代木雕贴金造像,面相方圆、眉眼低垂。其侧菩萨偕同胡人牵狮、牵象一组合像,动感十足,此西域之风为宋代佛教雕塑中所常见。故此被梁、林赞誉为“塑工极精,富有宋风;其中尤以菩萨为美。佛帐上剔空浮雕花草龙兽几何纹,精美绝伦,乃木雕中之无上好品。两山墙下列坐十八罗汉铁像,大概是明代所铸《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后殿毗卢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因面阔进深为五与四之比,所以正脊长只及当心间之广;异常短促,为别处所未见。(梁思成)

       殿内供奉三佛四菩萨,墙上为十二圆觉菩萨巨幅壁画。

         最后看了一下地藏殿的悬塑,人物众多,也很震撼。

       在广胜寺上寺拍照无阻碍,貌似收获很大,其实留下了一个大遗憾。下寺的水神庙的四壁绘满了元杂剧的壁画,是“我国古代惟一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壁画孤例”,是广胜寺的三绝之一。但景区却有个奇怪的规定,开放时间被限定于下午3点半至4点半。我俩从上寺出来还只1点钟,还没吃中饭,主要还是天气实在太热了,放弃了。

         此刻动笔时甚是后悔,怨谁呢?只能怨自己。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