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广胜寺之七彩琉璃飞虹塔

2025-02-23 10:15:54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二十九天) 5月16日

       上广胜寺时气温高达35度,汗水涔涔的,旅行已不复往日的轻快。入寺后始觉凉爽,宋风扑面。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景区的摆渡车把我们拉到上寺,入寺即见飞虹塔。

        塔呈八角形,共十三层,通高47.31米,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全塔琉璃贴面。

 

       在这里又看到了梁思成的足迹,他的著述一再被引用,非惟学术,而且文艺,甚至连路途的天气也写出了我的感受,“炎日当顶,极乏趣味。”(梁思成《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此塔名叫飞虹塔,明正德十年(1515年)重建。明天启二年(1622年)增修了底层回廊,并在塔身上加装了琉璃,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碎玉般的光晕。

       进入回廊的内层,在绕至上塔的券门时路被堵死,只能凑近围栏勉强拍照。

       塔为中空,有阶级可上,踏道无转台,要翻转才能上登,可惜我们没机会上。梁思成为这道古怪的楼梯还画了一幅图,同时写道,“走上这没有半丝光线的峻梯的人,在战栗之余,不由得不赞叹设计者心思之巧妙”,图片我就不上传了。

       各种的琉璃仿木构件,大小不一的人物动物像,包括佛龛、门洞及各式雕饰,铺满全塔!不由赞叹山西民间高超的琉璃烧制技艺,说飞虹塔为中国琉璃塔的代表作是令人信服的。

       梁思成在盛赞飞虹塔的琉璃质地及塑工为“无上精品”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塔的不足之处,“上下各层的塔檐轮廓成一直线,没有卷杀圜和之味。各层檐角也不翘起,全部呆板的直线,绝无寻常中国建筑柔和的线路 ”。

        广胜寺上寺的布局为前塔后殿,飞虹塔之后便是元代建筑弥陀殿,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原先就存放于此。下篇我将写大殿部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