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五台山掠影

2024-11-22 11:17:16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二十一天) 5月8日

 

       旅游中有一种顺从大众的玩法,人们称之为“打卡”,意思是说我也到了某处。在五台山,我也有这么一种感觉,一种程序性的走过场。

       五台山寺院林立,得选择几个标志性的景点,以获取梗概印象,我选择了黛螺顶、塔院寺和显通寺。

                     一、黛螺顶

 

       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上黛螺顶三条路,一为缆车,二是大智路,三是马道。夫人要乘缆车,我则选择徒步,问了几个人,找到了大智路的入口处。

        大智路台阶1080级,阶级略高,徒步大智路显虔诚,叩拜而上者有之。

         一位小青年管我叫大爷,聊上几句后,要和我结伴走。看我慢腾腾地走,就快步向上,但坚持不了多久,要歇口气。而我虽然走的慢,却不停歇,与他碰面又分手,分手又碰面,最后同时登顶,用时23分钟。

         建筑颇新,下望并无出奇,老大提不起兴致,就沿马道下山。

                                       二、塔院寺

        黛螺顶向下俯瞰,塔院寺的大白塔甚为醒目,它被视为是五台山的标志。

 

      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基为正方形。

       大白塔被称为五台山第一圣迹,1948年春4月,毛泽东、周恩来等来至塔院寺,在这里宿了一夜,我想那绝非仅仅是路过或旅游而已。

                                三、显通寺

       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相传白马寺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世称“中国第二古寺”,它和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

       显通寺的最大看点是无量殿和铜殿。

       无量殿外观是两层结构,实际是一层的穹窿拱洞,拱洞由一块块青砖垒砌,无梁无柱,通高达20.3米,面宽28.2米,进深达16.2米,为明代建筑中的瑰宝。(部分引自资料)记得当日门没开,内部不详。

       显通寺的铜殿是明朝万历34年(1606年)用铜十万斤铸成的,金光灼灼。旁边的五座铜塔按五方排列,意喻五台,象征五方文殊。

       浮光掠影走五台,了却心头的一桩心愿。只是这些都是大众景观,而我更喜欢小众景观,明天我将造访五台山周边的唐代木构建筑,一想起来就按耐不住激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