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避开人流游恒山悬空寺

2024-04-24 11:27:14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十七天) 5月4日

       五一长假虽已近尾声,但散兵游勇数量尚可观。悬空寺位于促狭的危崖上,长不过三十几米,人一多就不好玩了。

        从大同到悬空寺不足2小时的车程,为了能捱到在人群相对稀少时登临,先游了大同土林。看时间还早,再游浑源县的永安禅寺,硬是把时间拖到了下午近3点才从容进场。如所料,悬空寺出现了鲜见的人去楼空景象,游客估计仅百余人,或50余人,暗自佩服一下自己的定力!

 

        遥望悬空寺。

        寺下方的岩石上有“壮观”两字,各种介绍都说是李白所书,时间在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几成定论,并被广泛援引。那个“壮”字多了一点,有解释为李白醉后所书的缘故,也有说李白故意为之,那个点表示震撼之意。那李白有没有写诗呢?因为酒喝得太多了,一时没了做诗的灵感。

       后来又有人说李白确实写了诗,即著名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但此诗经后人考证,诗中的山寺不是指悬空寺,它在湖北省黄梅县的某山头。

        由此,我对“壮观”两字究否出自李白之手生出了疑问。

        又查,李白唯一存世的书迹是《上阳台帖》,一共25个字。其书苍劲雄浑且飘逸,放纵自如,如《李白墓碑》所称之“思高笔逸”。书如其人,岩石上的“壮观”两字是不是太工整端庄了点呢?

       而徐霞客登悬空寺则是毫无疑义的。

       徐霞客在《游恒山日记》中写道,“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蜃,海市蜃楼)

       复又写道:“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

        那为什么会选址在崖壁之上而不在平地上建寺呢?

        原来北魏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天师道长叫寇谦之,在他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能够“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经天师弟子们的多方努力,终于在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建成了悬空寺

 

       一座总长只有32米的悬空寺,却置有楼阁殿宇40间,拥有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三教殿、五佛殿等,可谓应有尽有,五脏俱全!

        供奉三位教主于一殿之内,儒释道三教合流,亦为奇观。

      悬空寺自2010年被《时代》周刊列为全球十大“岌岌可危”的建筑后,名声更是大噪。游客排长龙参观已成了常态,队伍经常望不到头,许多人因而失望放弃登临。

       而我在此刻,却能享受悬空寺中罕见的清闲时光,拍了个寂寞!

 

        回望悬空寺,多年夙愿,今得释怀,尤其是领略了回归的孤寂和本色的悬空寺。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