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掠影云冈石窟(中)
2024-04-08 10:20:15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十六天)
5月3日
感受云冈石窟,是一场不同于木构古建的震撼,我似乎觉得,云冈石窟的佛教艺术形象比别处的更生动而迷人。
林徽因说:“断定中国艺术约莫由这时期起,走入一个新的转变,是毫无问题的。以汉刻遗刻中所表现的一切憨直古劲的人物车马花纹...相去悬殊。但云冈雕刻中,‘非中国’的表现甚多;或明显承袭希腊古典宗脉;或繁富的掺杂印度佛教艺术影响;其主要各派元素多囫囵包并,不难历历辨认出来的。”
此说已成了后来的沿袭评价。
从第7窟开始,继续观赏。
梁思成说,“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杂旺而有力的外来影响,为可重视。且西域所传入的影响,其根苗可远推至希腊古典的渊源,中间经过复杂的途径,迤逦波斯,蔓延印度,更推迁至西域诸族,又由南北两路健陀罗及西以达中国。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濡染,为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而云冈石刻便是这种现象,极明晰的实证之一种,自然也就是近代治史者所最珍视的材料了。”
梁思成先生又在他的《中国佛像的历史》一书第二章“佛像的由来”中写到,“按佛教原非礼拜偶像之教。佛灭度后甚久,尚无礼拜佛像之风。明帝(东汉)以后,至公元后一世纪(汉和帝时),犍陀罗古建筑中始见佛像雕刻,是为造像之始,盖深受希腊影响者也。此后三四百年间,犍陀罗佛像传世者甚多。而中国受犍陀罗美术影响尤重也。”
犍陀罗艺术正是了解云冈石窟诸雕像的一把钥匙!
犍陀罗原为古印度16列国之一,现为南亚次大陆的巴基斯坦北部,较长时间受希腊化的马其顿统治。犍陀罗艺术在网上可以搜索到,我们如把犍陀罗造像与云冈石窟一比较,那真是眼熟啊!
写到这里,也不知身处第几窟了?除5、6窟管理很严外,其余各窟比较宽松,因此手机照片也多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健陀罗艺术像一股旺盛的源流浇灌了中华大地,与“汉刻遗刻中所表现的一切憨直古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文化就是这么交融交汇的,所谓的文化“侵略”之说颇觉可疑,因为文化不存在着武力强迫因素,而文化经过交融和冶炼之后,最终提升了本土的文化。
(35)掠影云冈石窟(中)
《华夏深处》(第十六天) 5月3日
感受云冈石窟,是一场不同于木构古建的震撼,我似乎觉得,云冈石窟的佛教艺术形象比别处的更生动而迷人。
林徽因说:“断定中国艺术约莫由这时期起,走入一个新的转变,是毫无问题的。以汉刻遗刻中所表现的一切憨直古劲的人物车马花纹...相去悬殊。但云冈雕刻中,‘非中国’的表现甚多;或明显承袭希腊古典宗脉;或繁富的掺杂印度佛教艺术影响;其主要各派元素多囫囵包并,不难历历辨认出来的。”
此说已成了后来的沿袭评价。
从第7窟开始,继续观赏。
梁思成说,“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杂旺而有力的外来影响,为可重视。且西域所传入的影响,其根苗可远推至希腊古典的渊源,中间经过复杂的途径,迤逦波斯,蔓延印度,更推迁至西域诸族,又由南北两路健陀罗及西以达中国。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濡染,为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而云冈石刻便是这种现象,极明晰的实证之一种,自然也就是近代治史者所最珍视的材料了。”
梁思成先生又在他的《中国佛像的历史》一书第二章“佛像的由来”中写到,“按佛教原非礼拜偶像之教。佛灭度后甚久,尚无礼拜佛像之风。明帝(东汉)以后,至公元后一世纪(汉和帝时),犍陀罗古建筑中始见佛像雕刻,是为造像之始,盖深受希腊影响者也。此后三四百年间,犍陀罗佛像传世者甚多。而中国受犍陀罗美术影响尤重也。”
犍陀罗艺术正是了解云冈石窟诸雕像的一把钥匙!
犍陀罗原为古印度16列国之一,现为南亚次大陆的巴基斯坦北部,较长时间受希腊化的马其顿统治。犍陀罗艺术在网上可以搜索到,我们如把犍陀罗造像与云冈石窟一比较,那真是眼熟啊!
写到这里,也不知身处第几窟了?除5、6窟管理很严外,其余各窟比较宽松,因此手机照片也多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健陀罗艺术像一股旺盛的源流浇灌了中华大地,与“汉刻遗刻中所表现的一切憨直古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文化就是这么交融交汇的,所谓的文化“侵略”之说颇觉可疑,因为文化不存在着武力强迫因素,而文化经过交融和冶炼之后,最终提升了本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