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木构的极致——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2024-02-25 11:19:48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十四天) 5月1日

      把全国的人群集中在几天内旅游,是一种特色。我要在铁甲横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方不至于随波逐流。

       昨晚选择去灵丘县宿夜,是考虑到这地方可以通悬空寺,通大同,也可通应县,在路程上没有“失”。

       悬空寺太热门了,今天是五一,肯定不行。大同是我山西行最北面的城市,按理说要稍迟点。看来应选应县,应县木塔高大,熙熙人群遮掩不住它的雄伟。

 

        梁思成在给林徽因的信里说他第一眼看应县木塔的感觉,“今天正式的拜见了佛宫寺塔,绝对的Drew b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了半天!”(这段文字写出了我的感觉,不过没他那么强烈)。

       在栏杆前遥望的人群人山人海,入内近观的不是很多,估计是60元一张的门票起到了拦截作用。

       木塔纯润的古檀香色,雄伟的身躯和玲珑精巧的外观,给了人以古老稳重威严自立的印象。

 

       塔基分上、下两层,塔身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则为明五暗四九层塔,似暗寓“九五至尊”。四个平坐层也称“暗层”,夹在各明层之间,是一个中空的双层环状结构。

       百度数据: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也不知这质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梁思成和他的团队用了整整六天的时间才完成测绘。据梁的助手莫宗江回忆:“应县木塔事实上是九层重叠,具有独立梁柱的结构。我们硬是一层一层,一根柱,一檩梁,一个斗拱一个斗拱地测”,梁思成在爬上塔刹时险些失手掉落。

 

       塔为楼阁式木构架,没用一根铁钉,层层立柱,梁、枋和斗拱镶嵌穿插垒架而成。全塔共有斗拱54种,称得上是中国的斗拱博物馆。

       应县木塔的始建年代是依据第三层“释迦塔”匾额上的题文“大辽清宁二年(1056年)特建宝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而定的。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自然也是“八大辽构”之一。

       历史记载,元顺帝时大震七日,木塔岿然不动。明代时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烈度为九级的强震,房屋倒坍,人死几千,而木塔无损。1926年军阀混战,对塔炮击200余发,塔身弹痕累累,多次被击中燃烧起火,可很快自行熄灭。木塔的抗震、防火能力,至今未有公认的科学解释。抗雷击虽说与金属塔刹有关,因它有八根铁链,但却没有连接到地面,这也是个迷。

     “释迦塔”顾名思义就是供奉释迦摩尼的,塔的第一层是全塔最大的释迦牟尼彩塑像,高11米,因正面监管很严,无法拍照,只拍了后身。

       二楼不让登,壁画也不能拍,不过我也满足了。能够近距离地观赏这座堪称伟大的古塔,实为人生之幸事!

       楼上各层图片引自网络

       梁思成说,“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而这也正是我的观后感。

       应县木塔是我进入山西门户首访的古建筑,有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离开后直驱大同,在大同我连续预订了三天的酒店,准备歇息一下,好好玩个够。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