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活态的文化遗产——德格印经院
2022-09-18 15:48:34
标签: 《疫情期的西部旅行》
《疫情期的西部旅行》之四十
(2020年9月24日)
反向开100公里去德格印经院到底值不值?不是没疑虑的,虽然已经到了德格印经院的大门。
一楼为佛堂,阴暗而神秘,一僧在敲着木鱼。听说印经院是全木质结构,为了安全起见,不通水电,一如290年前。我入内即出,上二楼。
走进昏暗的藏版库,瞳孔被瞬间放大,德格印经院真的有30多万块的版本!
若说以前看到的是信仰的外化物,如石经城、石经墙等,那么现在呈现的是文化。门类齐全、兼容并蓄,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藏文化!瞠目结舌之余,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沿用的仍是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两人对坐印经,远看就像下棋一样。一人蘸墨汁,一人拓印。这就是我们称之谓“活态”的遗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几百年前的老样子了。
那个独自靠天井坐着的人,我估计是个负责寻找经版的人。印毕的经文送到它处晾晒,由专人负责。
有台阶通向屋顶,看看青山,看看大地,舒展一下身子。
末了,心中尚存疑问,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他们为什么仍坚持着用古法印刷呢?我想这只能用信仰来解释了,印经即是拜佛之路,犹如转经是对佛国的接近。坚守,永不与时俱进!是一种固执,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尤其对于文物类的东西。
再问德格印经院值不值得一走?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40)活态的文化遗产——德格印经院
《疫情期的西部旅行》之四十
(2020年9月24日)
反向开100公里去德格印经院到底值不值?不是没疑虑的,虽然已经到了德格印经院的大门。
一楼为佛堂,阴暗而神秘,一僧在敲着木鱼。听说印经院是全木质结构,为了安全起见,不通水电,一如290年前。我入内即出,上二楼。
走进昏暗的藏版库,瞳孔被瞬间放大,德格印经院真的有30多万块的版本!
若说以前看到的是信仰的外化物,如石经城、石经墙等,那么现在呈现的是文化。门类齐全、兼容并蓄,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藏文化!瞠目结舌之余,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沿用的仍是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两人对坐印经,远看就像下棋一样。一人蘸墨汁,一人拓印。这就是我们称之谓“活态”的遗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几百年前的老样子了。
那个独自靠天井坐着的人,我估计是个负责寻找经版的人。印毕的经文送到它处晾晒,由专人负责。
有台阶通向屋顶,看看青山,看看大地,舒展一下身子。
末了,心中尚存疑问,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他们为什么仍坚持着用古法印刷呢?我想这只能用信仰来解释了,印经即是拜佛之路,犹如转经是对佛国的接近。坚守,永不与时俱进!是一种固执,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尤其对于文物类的东西。
再问德格印经院值不值得一走?答案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