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承受决定主观务必接受

标签:
存在就要承受斗争哲学 |
分类: 原创 |
世事恒变,一切事物都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动和变化,一切变化都是承受基础上的客观现实发生,我们也在时刻承受着能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作用和变化。承受一切的态度是作为物质生命存在的人,最客观、最基本、最现实的态度,是顺应规律的体现。
存在就要承受,承受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承受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发挥能动性,对世界发生作用,产生影响。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能动性,使得事物往主观意愿的方向发展变化,以尽可能获得对自我更有利的承受状态,以便更好的存在。
存在就要承受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客观上必然承受;二是主观上务必接受。
一、客观上必然承受
时间的本质是物质运动,承受的过程是物质运动和时间流逝的过程。承受就是承接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发生着运动变化,同时又在运动变化中不断承受,引发着新的运动变化。世界在承受中运动变化,人在承受中走完一生,能够对人产生影响的任何事情,人都必须承受。
一切存在都在承受,客观上人本来就是要承受一切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让人承受、体验、玩味和感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正确认识,有效应对,以便能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存在。承受的状态是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的顺道状态,是人存在的基态,是生命存在的本然状态。
二、主观上务必接受
承受一切就是人本该有的最基本、最客观的态度,愿意承受就是在顺应规律,不愿接受就是在违背规律。
(一)主观上愿意承受
生命在承受中得以进化和发展,人类在承受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些力所能及有意义的事情。既然客观上必然承受,主观上就要承认、允许和接受这种客观承受,承认遵循规律,发挥能动性只是为了获得进展奖赏,以求获得更好的承受,以便更好的存在,并且承认无论结果好与不好我们都必须承受,愿意承受才是最基本的遵循规律的态度。
愿意承受,才谈得上循道而行,才能认识到是否有值得斗争的意义和有无斗争的必要。若有必要,我们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带着憧憬去追求奋斗;若无必要,也能坦然接受。
(二)主观上不愿接受
人从物质世界中进化而来,人性规律不会超越和违背自然规律。不愿接受,是违背“客观上必然承受”这一自然规律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主观上不愿接受主要分两种情况:
1.情绪上一时难以接受
一时难以接受,是生命进化利用了主观态度背离客观现实、违背客观规律受到惩罚,让人产生不良情绪,刺激人发挥能动性进行有效应对,使事态往更有利于个体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趋利避害、更好存在的目的。这是生命进化赋予人类的先天本能,人的行为往往在遵循这种人性规律,其行为结果往往对个体有利和有效。
一时难以接受引发斗争的前提是潜意识里知道无论如何斗争,终究还是要承受,并且斗争不能违背规律,不能进行无谓的抗争,不能让斗争本身或斗争结果给自己带来更大更多的难以承受,否则就违背了引发斗争的初衷。
2.态度上一直不能接受
对于一时难以接受的事物,经过抗争后,如果还是一直不能接受,偏执地想去摆平本无法摆平的东西,在热灶效应的助威助推下,人会纠结其中,更加过敏于事件和不良情感。这种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只能使人越斗越败,越斗越焦虑不安,一旦进入潜意识形成习惯,还会扭曲认知,偏执的认知会使人产生不切实际的看法,并检索出能引导人进行无谓抗争的素材,成全无谓抗争的习惯,这样,不但不能推动事物往人的主观意愿方向发展,还会进一步强化不愿承受的态度,使人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这是后天偏执的行为习惯促成的无谓抗争模式,该行为模式是违背规律的,其行为结果往往对个体无利和无效,因此它不会像情绪那样进化成本能。
可见,从一时难以接受转为一直不能接受,是一种质变。一时难以接受虽然也违背“存在就要承受”的规律,但这种违背规律受惩罚已被生命进化利用,引起情绪上的不良反应能刺激人进行有效应对,感觉斗争无效或无能为力时,人也会适时罢手,而不会一直纠结其中。
人会通过发挥能动性来获取对自身更有利的好结果,但能量的发用不可进行无谓的抗争。一直不能接受,进行无谓的抗争,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使人感受到焦虑、痛苦等不良情感,这也正是本能情绪在提示人“此路不通”,应该转变态度,放弃抗争。查理·芒格说:“人一辈子做对两件事就可以很富有:寻找什么是有效的,重复它;发现什么是无效的,避免它。”老子说:“知止不殆。”但愿我们能有撞了南墙就回头的觉悟。
无论主观上能否接受,斗争的过程中,人都在客观承受着,虽然斗争的程度和成效不同,但都在对人发生着作用,都在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着影响。客观上,我们都要承受能对自身发生作用、引起变化的所有事物,无论愿不愿意都必须客观承受。
当然,我们并没有客观承受虚幻的东西对我们的作用,但是,想象中的虚假的东西能引发不同情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个体可能还会因排斥进行无谓的抗争而引发焦虑痛苦,如此造成的相应的生理反应,人却是要客观承受的,并能对人造成伤害。
总之,存在就要承受,存在就在承受。无为的状态是在承受,不愿接受的状态是在承受,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也是在承受。一切的一切,我们要客观承受,潜意识里愿意承受才合乎道。真正愿意承受一切,甘愿承受任何结果,我们才能自觉为追求目标选择合适的斗争方式;才能形成客观认知,正确利用一时难以接受所受的惩罚,在本能情感的指引下进行更有利于自身存在的斗争;才能自觉摒弃能引发不良情感的无意义的东西,不再进行无谓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