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动性不可进行无谓的抗争概论

(2023-08-08 10:34:22)
标签:

存在就要承受

斗争哲学

改变内耗习惯

客观规律

分类: 原创

承受第一性,斗争第二性。一时不愿承受虽然违背客观规律,但是其受惩罚后产生的不良情感能激发人采取更有效的斗争。这种违背客观规律受惩罚激发的斗争却不是无谓的抗争,会对人的生存更有利,因此被生命进化利用。

是否愿意承受是认知(感性)和看法(理性)综合指挥下的本能反应,能动性发挥是感性(习惯)和理性(思维)综合指导下的行为活动。惯性维护平衡造就整体性,作用造成变化造就局部性,整体性体现在认知和感性(习惯),局部性体现在看法和理性(思维)。整体由局部组成和习得,整体包含局部,影响局部,改变整体须从改变局部入手,使具体理性行为进入潜意识,形成本能感性认识。

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惩罚,违背“存在就要承受”规律必然受惩罚,违背“能动性不可进行无谓抗争”规律必然受惩罚。违背存在就要承受规律,一时不愿承受受惩罚,能激发人进行有效的斗争,而不是无谓抗争,这一点被生命进化利用。但这并不是说一时不愿承受激发的斗争都是有效的,人存于世的基调还是承受一切,只是本能认识到一时不愿承受激发人进行斗争后,事态能发生对人有利的转变。

如果一时难以接受,而又斗争无效,人会本能回归接受状态。而如果还不愿接受,在热灶效应的助威下,偏执抗争下去,进行无谓的抗争,必然会受惩罚,产生焦虑痛苦。这也正是提示人要即时罢手。

如果敏感于事件本身的不安和无谓抗争的痛苦,陷入恶性循环,就会形成无谓抗争的偏执习惯,不但于事无补,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自己一直焦虑痛苦,因内耗而荒废了时间精力。

如此一来,还有可能引发认知上的改变,让人把生活中的无能为力的不完美上升为问题,引发不安,从而成全了无谓抗争的习惯。在偏执的认知下,以后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源源不绝,既成全了无谓抗争的习惯,又在不断强化着这种习惯,使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

既然具体行为是形成习惯,引发认知改变,强化习惯和认知的根源,要想改变,就要从具体行为入手,不去进行无谓抗争。

无能为力的心死,可能会让我们幡然醒悟,甘愿承受一切,从而不再进行无谓抗争。如果未能达到这种彻底绝望后的心死新生,已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偏执认知会让人源源不断检索到“问题”,并让人产生不安,让人抗争,以成全习惯,并进一步强化偏执的习惯和认知。

因此,这种情况下,就要清醒认识到,再不安,都不要排斥,不要进行无谓的抗争。一时不愿承受人人都会有,但是偏执的抗争习惯让我们忽略了“一时难以接受并进行斗争的必须是可为事件”,让我们忽略了“无可奈何之后必须就此罢手”才是在遵循规律的客观事实

客观世界能把人拉回现实,现实生活中才有客观变化和进展奖赏,不再去在意那些无可奈何的不安,在现实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的心境会慢慢平复,生活习惯和认知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不同问题,因问题产生不安情感很正常,能解决的就去解决,不能解决的也算增长了见识,接受了教训,但不要偏执于解决问题,无能为力时,要学会放下,不去进行无谓抗争,这才是根本。

世界原本矛盾和不完美,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性指引下的行为都会被理解,失误和缺憾人人都会有在所难免,我们无须过多思虑,无须过多在意那些不完美,更不要为消除一些不安进行无谓的抗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丰富多彩,充满阳光。

 能动性不可进行无谓的抗争概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