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朝邑的主要古建筑

(2020-06-30 17:09:43)


                                            老朝邑的主要古建筑


                              朝邑城内外的主要建筑有:

                  文庙。。朝邑文庙的位置在南门内偏东处,始建于西魏,后历代多次修葺。主要建筑有山门、德配天地牌坊、文昌阁、启圣祠、明伦堂、博文斋、约礼斋等,主体建筑大成殿悬挂有“至圣先师”金字木匾。明代官府兴办的、专门讲授儒家经典的学堂就设在文庙内。

      城隍庙。城隍庙建在西门内,坐北向南。庙门前有一座雕刻精细的三门木牌坊。牌坊设计组合奇巧,堪称绝活。斗拱雕工精细,顶饰典雅大方,歇山顶,高大、庄严、雄伟。1957年移民时,予以拆除保护。

        灵应观。灵应观坐落在县城西南三里的紫阳山南麓,也叫紫阳观。因为道观形如箕掌,民间俗称簸箕掌。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的灵应观,宫殿参差,甚是巍峨。《韩志》记载,金代儒者、道教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在拜谒黄帝陵途经朝邑时,曾在观内住过,并留诗一首书写在墙壁上。走的时侯漫天大雪,张三丰仅在雪中留下一个脚印,人早已不知去向。说的神乎其神。

        河水祠。河水祠是信仰崇拜、祭祀河神的祠堂。关于河水祠所在地点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水曰河,祠临晋”,具体位置在朝邑东南的黄河西岸。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确立了名山大川为国家统一的祭祀对象,祭祀黄河的地点就选定在黄河西岸的朝邑。汉唐宋元各代,官方祭祀黄河神的地点一直没有变化,祭祀等级、礼仪特别高。河水祠设在朝邑,与早期河神的传说及这一区域文化发达有关。传说中禹凿龙门、推华山导河、河伯冯夷溺死之地,均在此区域内。加之韩城龙门至潼关一带的黄河流经渭河平原,接纳渭河、洛河,地势北高南低,水流缓慢,而秦晋之间的河床比较宽阔,历史上黄河河道在这里摆动也较为频繁,故人们认为在这最有灵性、河患较多的地方祭祀黄河是最灵验的。作为黄河沿线唯一的祭祀地点,河水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朝邑的知名度。

         长春宫。长春宫建于朝邑北寨子东端,为周、隋、唐皇帝的行宫。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大冢宰宇文护主持修建。大冢宰是官名,权势相当大,执掌国家政务,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级别。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扩修,宫址占地300余亩。这里地势高峻,三面悬崖,东临黄河,极目可以望见华山、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宫内宫殿嵯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四季茂盛如春,故名长春宫。后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朝的太原太守、后来的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都曾到此巡视、留宿。历任同州刺史,一般兼任长春宫使,也就是作为长春宫的主管者,负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唐肃宗至德二年(757),长春宫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烧毁。此后,当地群众在原址建起两条巷道,东巷起名东长巷,城门楼砖刻“长春古斋”四个字;西巷起名西长巷,城门楼砖刻“巩固长春”四个字。

        饶益寺。饶益寺位于朝邑县城东南十里的新市镇,也就是今天赵渡镇政府所在地。寺庙修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建起十三层佛塔,寺内存放碑石的藏春坞最为有名。韩邦靖引用金代赵抃的话说:由朝邑县城往正南走,树林茂盛,小路曲折。大约十里左右,有个城镇名叫新市,有座寺院名叫饶益,是陕州(今天河南三门峡的陕县)西边的驰名佛寺。位置正当秦晋往来必经之路。凭依着华山、黄河险要的地势,自唐宋以来,有名望的臣僚、有才华的士子来来往往经过此地,无不到寺停车,休息游赏。有的把名字题写在墙上,有的把诗句留在碑上,多的无法全部统计数目。这么珍贵的文物在明代初毁于一旦,朝廷以碑石充修潼关水门,古物碑记全部流失。饶益寺属名胜古迹,建筑壮观雄伟,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到此一游并留下诗篇。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1125—1210)曾来过此寺,在《游饶益寺》中写下“会当小住平戎帐,饶益南亭看华山”的诗句,极尽赞美之词。

       金龙寺,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建造,坐西向东,层台四级,运望耸峻。后寺内建筑大多毁于地震,仅留金龙高塔。岱祠。又名东岳祠,岱祠行宫、崇佑观、东岳庙等。是为了祭祀东岳泰山神而修的建筑群,相传为我国土木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所建。祠东西宽89米,南北长129米,建有山门、东歌楼、中岑楼、西乐楼和牌坊、香亭、长春阁、钟楼、鼓楼、献殿、寝殿、围廊等。建筑物上覆碧灰瓦、旁边镶二龙戏珠图案,斗拱挑角,雕梁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李宏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