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2019-10-09 20:31:18)
标签:

文化

收藏

历史

房产

财经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高24厘米,口微外撇,粗颈较长,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贴塑一对筒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腹下部丰满,圈足外撇。通体开金丝铁线,金丝为鳝血红,纹片纵横交错,自然美观,别具一格。胎质坚致,釉色匀净细腻,简约淳美,精致隽秀,古色古香,尽现宋代官窑酥润含蓄之美。贯耳瓶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器形仿高古青铜礼器投壶制式。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南宋官窑郊坛下款米黄釉弦纹贯耳瓶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 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 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官窑,也称“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名郊坛下官窑。修内司款和郊坛下款多为简体刻印字,简体字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彼时碑刻盛行,便于刻写的简体字应运而生,时称"俗体字",至唐宋雕版印刷技术的繁荣发展,简体字在典集刊刻中广为应用。南宋官窑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 器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呈黑褐,故称“铁足”, 釉色主要有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宋代官窑由宫廷设窑烧造并垄断,有一种独特的端庄肃穆和庙堂之气,内涵深刻、艺术境界超拔,流传至今的精品非常稀少,是高古瓷收藏的顶尖珍品,其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