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也为新疆硅化木标本,此树挖掘于1.5亿年左右的侏罗纪地质层中,长20余米,树干直径1-2米,重45吨,推测原树木长30-40米
这里,较详细介绍死亡树如何成为硅化木的条件和过程:1.生存过茂密的树林和植被的地域;2.遇到过地质突发事件,短时间死亡,并被覆盖,且隔绝被氧化;3.当所处地层充斥硅、铁等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溶液,持续取代树内的木质溶液,这一过程需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树才能石化,形成硅化木
山西挖掘的1块最大的无烟煤,重3.6吨
走进博物馆1楼序厅,首先观见山西地质整体情况介绍,通过墙上巨幅油画、地质沙盘和厅内4根浮雕图形立柱等来述说,序厅后半部,为山西大地宝藏及其辅助专题衣被天下,通过文字和展示一些精美珍贵的矿石和各种动植物标本,介绍现今山西植被、动植物状况,这一辅助专题估摸是后来补充进去
山西,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之地,但历经战乱,1949年全省仅残存森林551万亩,森林面积覆盖率只有2.4%,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现已增至5358.42亩,覆盖率达22.79%;现全省绿色保护地269个,其中国家级189个;山地植被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现今野生动物有439种,占全国20%
走进馆内1楼,首先观见沙盘,以1:100000,来表述山西地形地质“表里山河":东部边界为雄峻800里的太行山,西为自北向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黄河水在此一泻千里,内有五大盆地依次排列
穹幕影院,内可容纳近100人观众
长约20米,脖颈特长,是复原的华北龙骨架,对吧?!
1楼还陈列着山西的远古和现生的动植物标本
1 恐龙的1种,曾生活在前亿年左右的山西
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形形色色、有生命的物体,它们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丰富多彩的基础
2
恐龙化石,柜内;山西甲龙,图解
3
精美的矿石
(1) 辉沸石+鱼眼石

(2)方解石
(3)沙漠玫瑰石

4 植物花朵标本
地球上约有50余万个植物物种,被分为4大类:种子、苔藓、蕨类和藻类
5
昆虫遍布地球的角角落落,种类繁多,有102万钟,昆虫的特征:唯一具有3对足的动物,昆虫有头胸腹3部分组成,胸部有3对足,通常还有2对翅膀;昆虫没有鼻子,靠体内气管系统呼吸,昆虫胸部和腹部2侧,各有1排圆形小孔,即气门
昆虫是动物的1种,属于陆生动物,动物是指他们能够对环境做出反应并移动,还能捕食其他生物,目前地球上动物种类有150万种,包括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
其中草履虫和变形虫寿命最短,以小时计,最长1昼夜;最长的寿命可达400多岁,1种被称为“明”的蛤蜊,而像龟可活300岁

6
昆虫中美丽的天使蝴蝶,世界上计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1200种
蛾与蝴蝶相似,但不是蝴蝶,后者美丽,前者灰或黑色;后者白天活动,前者反之
7
水生动物,分为1级和2级,1级指始终在水里生活,2级为由陆地转化成水中生活的动物,如鲸鱼和水生昆虫之类
2级的,有的并不靠水中的溶解氧来呼吸
2楼为办公和休息区,3楼是测天绘地展厅,
4、5楼为4大专题展厅
通过测天绘地厅内,测量等科技应用工具的发展,和山西土地资源管理内容的介绍,有利于更好了解山西的地质历史,不过有些牵强,易冲淡主题,放到最后,附带介绍较好,个人看法!
来到穿越时空厅,那里介绍了宇宙的起源,发展,现状
宇宙指方位和时间的总体,宇指上下左右前后等6方位,宙指从古到今的时间序列
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1次开天辟地大爆炸,约10亿年后,形成第1代星系,目前,星系量达1000亿,而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只是其中之1,地球所处的太阳系属于银河系
感叹宇宙的及其浩大,地球只是其沧海一粟!
地球是由太阳星云的颗粒物质相互碰撞、聚集而成,至少已有46亿年的历史,根据地球上众多古陨石的年龄推算
地球形成后,几十亿年来,通过其内在的运动及其外在因素,形成了目前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质地貌,也留下了众多地质遗迹,山西表里山河,即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山西省东部边界是雄伟的800里太行山脉,成为山西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西边是自北向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引导黄河水从内蒙古高原奔流而下,一泻千里
山西内既有山地高原,又有丘陵盆地,全省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北部五台山3061.1米,最低南部恒曲县西阳河水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山西的地质历史,根据最古老的岩石年代,估摸目前只能研究至30几亿年止!
3楼测天绘地展厅,介绍测绘工具的科技发展及其在山西的应用,山西土地资源管理的历史
此厅,运用以上工具等,解答了黄土高原如何形成,对此倒是蛮有兴趣
黄土高原是由于强劲的西风带和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遇到青藏高原,气流受到压缩,更强劲,强大到能够卷沙运石,持续几十万年,才形成东西1000余公里,南北750公里的浩海高原
中国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处于西风带中,占其1/3,西风遇到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2支气流,均向东或东南而去,北支气流常年存在,且高度达3500-7000米,成为搬运沙尘的主力军
另外,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也被加强,强强联合,狂风骤起,每年冬季中国西北部戈壁沙漠上的砂土急剧向东南飞扬,飞沙走石,尘土蔽日,当风力减弱,或受到秦岭山脉阻拦,便停顿下来
第1代星系形成于宇宙诞辰后10亿年,至今宇宙星系量已超1000亿个

我们地球的结构,圈层式,可分为内外2大部分,8个圈层
外圈包括大气圈、水汽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内圈包括上地幔圈、下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内核固体圈,其中岩石圈是人类研究的最重要对象
在河流地质作用介绍中,进一步理解了山西壶口瀑布的出现,是由大龙门瀑布后退至壶口镇而谓之
10万年前,大龙门瀑布位于今天的孟门山处,由于河水对地质的侵蚀作用,3000年来又后退10里,据说现在还在每年以5厘米的长度后退
学历史,长见识,增印象,深理解
出穿越时空展厅,达远古物种展厅,那里介绍了地球物种的起源、演变和现状
地球物种最早起源于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海洋中最早的细胞为原核细胞
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该细胞逐渐分化为含与不含叶绿体的2种细胞,此后这2种细胞分别演化为植物和动物,最早的细胞化石发现于澳大利亚,距今35亿年前
5.3亿年前,海洋中生命大爆发,诞生了许多种类的海洋生命,三叶虫、珊瑚、海星、海百合等等,海洋生命大爆发期,被称为寒武纪时期
4亿多年前,这些动植物都生活在海洋中被称为泥盆纪时期,随着地球内在的地质运动,海平面抬高,变成陆地,海洋植物率先适应,从而为海洋动物的上岸创造了条件,陆地生命由此出现,进而演变
距今1.3亿年前白垩纪早期,中国北方、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区出现恐龙,进入恐龙时代,山西境内已发掘的有山西鳄、剑龙、甲龙、鸭嘴龙、霸王龙等
其中山西鳄为该博物馆的首要镇馆之宝,明星展品,其为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1具恐龙骨架,生活于2.4亿年前,为恐龙的远古祖先,2010年挖掘于山西吉县黄河边三叠纪地质层内
6、7千万年后,外部环境突变,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大发展,期间灵长类动物和人类出现,。。。以上远古物种,山西境内多有发现
综上可见,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有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种,从海洋到陆地,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综上可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句之精辟!!!
生物间竞争,优胜劣汰,赢者即适者生存;自然变化,适应者生存,不适应则亡,恐龙,天要其亡,无可奈何也!!!
在大地宝藏厅和物华天宝厅,我们初步了解了山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天外陨石降临山西的时段,加深了对远古山西地质历史的了解
目前人类已发现矿物4145种,利用的矿产品种类有227种,我国已探明储量的有160种,其中40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山西省已查明矿产储量,并居全国前10位的有37种,其中煤、铝和铁为山西的3大优势矿产:
山西煤,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1/3以上,素有“乌金福地”之赞誉
山西铝土矿储量,在全国独占鳌头,占到全国的40%以上,铝土矿分布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
除以上3大优势矿产外,山西还有金、银、铜、盐等9种重要矿产
该展厅的矿产陈列品中,还有1镇馆之宝“狗头金”,又名“华北金蟾”,挖出来时形象狗头,又似金蟾,重425克,纯金度90%,为山西省历史上发现并保存下来最大的1块
物华天宝则展示了山西省鬼斧神凿的许多自然资源矿石,其中有按照年代序列陈列的岩石介绍

山西鳄标本,镇馆首宝,距今2.4亿年,恐龙的祖先,长约1.7米,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有完整的头骨、6节颈椎、8节背椎,据说实际长超过4米,形状似鳄鱼(图片来自网上)

狗头金,华北金蟾,该馆的又一镇馆之宝(同上)
太古时代的岩石,山西省发现的1块最早时期的岩石,距今32亿年
宙指时间,地球诞生至今,分为4宙,依次为:冥古宙(38.35亿年前)、太古宙(至25亿年前)、元古宙(至约6亿年前)和显生宙(至目前)

以上岩石,显然属于显生宙时期!
40分钟匆匆参观结束,徒步20分钟,达山西省煤炭博物馆,该博物馆参观不免费,估摸承包予人或单位,疫情下一律半价,没有优惠,30元/人,且必须绑定介绍,又得花钱,既然如此,加上时间紧,放弃参观,乘公交车,前往山西省青铜器博物馆,14:30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