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整体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2018-12-25 09:04:36)
分类: 优秀案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11课时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课 时

课 型

年级学期

单 元

丛 书


第11课时

写作

指导课

八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八下第二册

《自然物语》


阅读篇目

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

字数

用时

《中国石拱桥》

依据不同说明内容,选择逻辑或时间说明顺序,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使用表逻辑顺序的标志词,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1703

4分钟

《大自然的语言》

依据不同说明内容,选择时间或逻辑说明顺序,使用表时间顺序的标志词,使介绍更清楚。

1647

4分钟

《落日的幻觉》

依据说明内容,选择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说明顺序。

987

2分钟

《故宫博物院》

依据说明内容,选择空间说明顺序,使用表空间顺序的标志词,使介绍更清楚。

1599

4分钟

 

 

 

14分钟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

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2.阅读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3.写作(说明的顺序)

1)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明确说明对象,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3)分清说明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讨论“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确定各组的宣传活动主题;

2)搜集网站、课本中相应介绍、权威人士的访问或实地考察等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3)制作宣传材料,以展板、海报或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

(二)本课学习目标

1. 明确说明对象,考虑说明内容,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 注意正确使用标志性的词语,使介绍更清楚。

3. 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三)本课时主题概括

巧选顺序标志正    辨清主次写作轻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时,为了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也就是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时不仅要做到言之有物,更要做到言之有序。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是一篇说明文写作成功的关键。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1.学习活动一(依据说明内容  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环节1

回顾所学的说明文,想一想说明的顺序有哪些。

【备用】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环节2

回顾课文,依据《中国石拱桥》和《大自然语言》给出的说明内容,思考这些语段各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红字部分备用,需要学生课堂上填写)

篇目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

世界上石拱桥的基本特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

逻辑顺序

举“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的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时间顺序

古代石拱桥的光辉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当代石拱桥的飞跃发展→飞跃发展的原因

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重要性—→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逻辑顺序

第一段中春夏秋冬丰富的物候现象

时间顺序

7—10段说明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

逻辑顺序

 

环节3

小组讨论:说明顺序通常是由什么决定的?不同的说明顺序一般各有怎样的适用范围?(请同学们结合学习过的文章,小组间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班内展示分享。)

【备用】

选择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一般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多用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或物品常用空间顺序,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逻辑顺序。

环节4

自主学习丛书篇目《落日的幻觉》《故宫博物院》,说说作者依据说明内容,各选择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评价设计】

通过《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的复习回顾,以及主题丛书《落日的幻觉》《故宫博物院》的阅读学习,让学生明确写作时应依据不同的说明内容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检测目标1的达成。

2.学习活动二(正确使用标志性的词语  使介绍更清楚)

环节1

对照《大自然语言》《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给出的说明语段,用红笔标出标志性的词语。(红字部分备用,需要学生课堂上用红笔在文中标出)

篇目

说明语段

标志词语

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

故宫博物院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上面、背后、两旁

中国石拱桥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7到10段)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环节2

小组讨论:以时间、空间或逻辑为序的说明语段,通常使用哪些标志性的词语?

【备用】

时间顺序的说明语段一般要运用表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空间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逻辑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词语

【评价设计】

通过《大自然语言》《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给出的说明语段,让学生明确正确使用表示时间、空间、逻辑的词语会使说明更清楚,检测目标2的达成。

3.学习活动三(分清主次  综合归纳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环节1

讨论:假如我们要写一座建筑物,可能会采用哪些说明顺序。

【备用】

对于同一座建筑物,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要介绍的内容不同,采用的说明顺序也会不同。如果介绍该建筑物的历史变迁,应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应采用空间顺序;如果介绍该建筑物的某个特点及其构图,应采用逻辑顺序。因此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环节2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请结合学习过的《中国石拱桥》加以说明。

【备用】

《中国石拱桥》主要以逻辑顺序为主,兼用时间顺序。从整体上看,从世界上石拱桥的基本特点说起,然后再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采用的是先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主体部分为了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举了“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的例子说明其历史变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评价设计】

通过《中国石拱桥》的复习回顾,让学生明确在写作实践中采取哪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并且为了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写作时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检测目标3的达成。

4.学习活动四

环节1

布置片断练习:向别人介绍你的房间,不少于200字。

提示:先确定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写作中注意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清楚。

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环节2

学生写作

环节3

小组交流,推荐优秀小练笔,课堂展示

【评价设计】

通过片断练习,让学生明确在写作实践中应先确定说明对象,考虑好写哪些内容,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然后正确使用标志性词语,使介绍更清楚;最后再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再次检测目标的达成。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写作时要言之有序,必须先应确定说明对象,考虑好写哪些内容,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然后正确使用标志性词语,使介绍更清楚;最后再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又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还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顺序理清,写作轻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在接下来的实践训练中,同学们会轻松完成说明文的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