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整体教读课教学设计

(2018-12-25 08:56:35)
分类: 优秀案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2课时教读课教学设计

 

课 时

课 型

年级学期

单 元

丛 书

主备人

第2课时

教读课

八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阅读篇目

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

字数

用时

《大自然的语言》

语言生动,事物特征明显;采用多种说明方法,以逻辑顺序为主。

1646

4分钟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

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2.阅读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3.写作(说明的顺序)

1)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明确说明对象,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3)分清说明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讨论“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确定各组的宣传活动主题;

2)搜集网站、课本中相应介绍、权威人士的访问或实地考察等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3)制作宣传材料,以展板、海报或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

1.筛选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相关知识;

2.理清文章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三)本课时主题概括

花香鸟语识物候   经纬差异明顺序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四页季节图画,教师配以诗文朗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草长萤飞,水凝成雪,夏荷尖尖,秋光冷冷。大自然用它的语言让我们感受有情的世界。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季节的变化去品悟大自然的语言。

1.学习活动一(筛选主要信息  了解物候相关知识)

环节1

默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了解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知识。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了解物候知识。

环节2

快速阅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筛选这篇文章的物候知识。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物候的相关知识。

【备用】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环节3

细读文本,让学生准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小组内部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展示。

学生通过交流展示,既全面地筛选到了需要的信息,又在交流中回顾了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

【备用】

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

1)抓关键语句,捕捉重要信息。

2)联系上下文,把握相关信息。

3)分析与综合,归纳整合信息。

【评价设计】

这个环节,主要是筛选信息,按照由浅入深的方法,先了解文章介绍的知识,再进行相关知识的筛选,最后在小组交流展示中,完成对知识全面准确的筛选。这样安排既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筛选具体信息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筛选具体信息中运用学过的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完成在实践中落实学习方法的过程,达成目标1。

2.学习活动二(精读课文,理清局部说明顺序)

环节1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出示郭沫若的诗句,请学生思考玉兰花“走得慢”的原因。

学生通过筛选信息,再读郭沫若的诗句,能快速准确地知道玉兰花“走得慢”的原因是纬度差异。

【备用】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到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到了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的功夫,你才到了华京。

———郭沫若

环节2

学生精读6-10段,思考并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

学生先认真精读,然后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备用】

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环节3

请同学们理清6-10段的说明顺序。

为了理清这部分的说明顺序,学生要先回顾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并明确逻辑顺序包含的一些类型,比如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通过分析学生能准确地回答6-10段是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评价设计】

多媒体课件展示郭沫若诗句是为了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让学生意识到物候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探讨四个因素能否调换,是为理清6-10段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学生在形象学习,知识回顾和交流展示中,达成目标2。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掌握了筛选信息的方法,理清了说明顺序。通过筛选信息,我们准确把握了大自然语言的特点,了解了物候的特征,物候学的作用和意义。理清不同类型的说明顺序,为以后的说明文阅读提供了借鉴,能有效指导学生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