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8-05-30 18:54:14)
标签:
教育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胡艳
教学内容:教科书25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六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2.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的两种特殊情况。(1:被除数需要添0继续除,2:被除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9.6÷6=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2。
1.情境引入:王鹏的爷爷也爱运动大家看:
(出示教材第25页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1)读题分析题意,列式
28÷16,(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先让大家估一估:王鹏的爷爷大约每天能跑多少米?
接着尝试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发现问题,引出质疑
(被除数末尾有余数12时,怎么办)
预设会出现两种情况
(2)比较两种做法,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学了小数除法了,可以在被除数的末尾添上0继续除。
让学生将第二种做法写在黑板上
思考:为什么可以添上0继续除?(小数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明白因为:“120”表示120个十分之一,商的7表示7个十分之一,所以要商在十分位上。“80”表示80个百分之一,商的5表示5个百分之一。所以要商在百分位上。
将在试做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小数点的做法展示,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错了?
接着马上提问:小数除法计算要注意什么?
(3)引导总结:说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二)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25页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生独立列式:5.6÷7。
提问:观察这道算式与前面学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
引导3.思考: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
引导:现在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56个十分之一,再除以7够不够除?商应该写在哪里?
引导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教师板演,完成算式。
4.这道题怎样验算呢?学生独自试一试,再小组交流讨论。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
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将典型的错误呈现在黑板上,集体讨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1)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2)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O继续除。
谁能再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胡艳
学习这节课以前刚学过一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已有点小数除法的基础。因此我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中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在例二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除到末尾有余数,引出质疑怎么办?例三中也是被除数比除数小怎么办?而且鼓励大家:看谁是我班的最爱动脑筋的孩子等语言来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例二中的两种预设也出现了,通过对比让孩子们掌握了除到末尾有余数可添0继续除,再通过“为什么添0继续除后,商要写在十分位上”“计算小数除法要注意什么”“被除数比除数小怎么办”等一系列的提问,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学会了除数是整数除法中的两种特殊情况。这里我首先遵循了课标上提出的“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原则”。(引用课标的话)
这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一点还有注重了估算的教学,在教学例二的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通过这个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结果和理性的反思。
第三注重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新的教材中解决问题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出现,每次都是融合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几大教学章节中,新课标中也指出“初步学会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课标引用)。因此虽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教学,但也不能忽视解决问题的教学。本节课我让学生自己分析题意,找出解决方法后还着重问了“为什么这样做”。反复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这样培养了学生收集提取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也让学生积累了具体的数量关系。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忽视了验算的教学,而这时保证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一个很重要的习惯,而此项训练应贯穿整个教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