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还是“生活”?徐如松
(2023-03-08 08:37:19)| 标签: 教育365 | 
——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一个词语的辨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经典课文。说它经典,是因为1986年我初为人师时,就已经在五年制人教版课本中见到了它,后来“四省市版”“浙教版”“六年制人教版”等课本,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如今,统编教材将它选编在三上册第六单元,它紧扣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非常合适。
《富饶的西沙群岛》共六个自然段,在遣词造句方面,三十多年来也没什么变化。但统编教材选编时,对最后自然段中的一个词做了修改: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
这样读下来,你当然不知道编者对哪个词做了修改。但当我呈现老课文的相应段落之后,你一定马上找到了“不同之处”: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编者为什么要把“生长”改为“生活”?改为“生活”,真得比“生长”更加恰当吗?
查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可知,“生活”共有五个词义选项: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日常生活;政治生活;观察蜜蜂和蚂蚁的生活。进行各种活动:老人一直和儿孙们生活在一起。生存:一个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生活下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方言)活儿,主要指工农、手工业方面:做生活;生活忙。“生长”共有两个词义选项: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的逐渐增加:生长期。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他生长在北京;新生力量不断生长。
统编教材中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课文语境,笔者认为五个词义都是可选范围,很难确定具体指向哪个含义。道理很简单,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特有的生存状态。
再看“生长”一词,其含义大致指向动植物和人类两个方面,所以《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相应的两个选项。人类的“生长”包括出生、成长两个方面,比“生活”要宽泛许多。
统编教材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其实就是“祖辈生下父辈、父辈生下我辈,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西沙群岛上”的意思,这就不是简单的“生活”,因为“生活”不包括“出生”。再从文化自信角度讲,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我国从秦朝起就对它们进行了有效管辖。三沙市所在的永兴岛等岛屿,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着我国渔民,所以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
读到这里,你觉得选用“生活”好,还是“生长”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提供由乔羽作词的《我的祖国》这首经典歌词,再次佐证: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