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思路(2)李竹平
(2022-10-13 09:43:01)
标签:
教育 |
一、整体解读教材单元内容,确定学习任务群归属
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的第2条指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明确提醒教师,依托教材单元进行学习任务设计,首先要明确具体单元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准确判断出具体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再进一步研读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就能对单元内容的学习价值做出更加准确的定位。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春天”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从选文上判断,基本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指出:“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这个单元的教材编写意图,主要是运用图像化和联结策略理解这几篇课文表达的感情,并运用正确的语气和重音处理朗读表达出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这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是一致的。这个单元还编排了“快乐读书吧”,要阅读的是儿童故事,所以这个单元同时也属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内容是儿童故事,也是文学作品,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交叉的。阅读分享时,除了说一说从故事阅读中获得的感受,朗读(朗诵)也是重要的分享方式。这与单元文本阅读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一致的。
整体性的细致关联解读,除了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判断单元学习内容的学习任务群归属,还能发现学习内容的“整合”线索,确保教师设计出真正具有整合力的单元学习任务。例如,要将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属于两个学习任务群的单元学习内容整合到一个学习任务中,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解读时,发现单元课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目标价值上的一致性或关联性,即从具体词句中发现春天的感觉,用朗读来分享自己的理解。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围绕“幽默智慧”主题,编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等课文,在课程内容上,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在第三学段提出:“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近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明确了学习任务群所属,单元学习的目标定位和功能也就清晰了——要品味文本言语表达中的智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的表达效果,正如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中指出的“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样,就确定了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的目标方向。
二、科学定位单元学习目标,厘清持久理解大概念
确定了具体的教材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同时心中清楚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单元内容和学生情况,就可以科学定位单元学习目标了。单元学习目标的定位,既要做到准确、清晰,又要从多维度的学习目标中提炼出需要学生持久理解的概念性理解目标,即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怎样的观念性认知,以认知发展促进迁移运用,实现“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KUD目标表述模式的运用,使师生共同成为目标的理解者和追求者。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进行深入的单元整体解读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等学习领域对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以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第二学段的定位,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大致表述如下:
学生将知道(K):
1.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心想。
2.细致连续的观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动植物的特点。
3.图文结合、做表格等是记录观察所得的重要方式。
学生将理解(U):
连续细致地观察能帮助我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大自然事物的特点。
学生将能够(D):
1.阅读时判别哪些是作者连续细致观察所得。
2.连续细致地观察一种动植物,写观察手记。
3.初步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这样的KUD目标层次性非常清楚,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据此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为学教评一致奠定了基础。通过KUD目标的提炼和梳理,这个单元需要学生深度理解的是什么就清楚了,单元大概念也就围绕“观察与表达”清晰起来:“连续观察可以丰富关于周围事物的写作素材,有助于把事物特点写清楚。”这个大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在“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初步达成,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是否围绕大概念的理解,是否在帮助学生探究这样的核心问题:如何进行细致连续的观察并表达出观察所得?
KUD,不是独立于学生的成长之外的,它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既明确了学生学习具体单元需要习得的知识,又明确了需要持久理解的认知观念,还明确了具体的学习行为。KUD目标和大概念的提炼,确保了学习任务的向心力和发展力。KUD目标提炼和表述科学与否,体现的是教师对课程学习价值的理解是否透彻。提炼和表述越科学清晰,大概念提炼越明确,后面的任务和活动设计就会越聚焦,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