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实在忍不住了,也来说说“学习任务群”-1
(2022-09-06 09:30:49)
标签:
教育 |
“新课标”一颁布,“学习任务群”一下子成为热点。
一夜之间,教学研究文章的题目里都要加个“学习任务群”,例如《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任务群关照下的——》。
“蒋老师,什么是学习任务群?”“蒋老师,我怎么把课标中的任务群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年轻老师一片迷茫,感觉自己要被淘汰了。
我也迷惑啊,我看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没那么复杂啊!难道我们看的不是同一个课标?
我“百度”上“知网”中搜了一些解读“学习任务群”的文章,好家伙,一看也迷惘了。那些文章里新名词一大堆,诸如“存在层、非线性模式、生态化结构化关系组合、学习集群、动态建构、应然状态”,吓人的话语也很多,诸如“语文课程内容的第三次重大转型、任务型语言学习的重大突破”。
几篇文章看下来,感觉教个小学语文比研发芯片还难,简直成了一门玄学。那我来讲讲我所理解的“学习任务群”吧,写这篇文章志在减轻你的恐惧心理,如果你想蹭个热点,想围绕“学习任务群”写篇文章发表获奖,这篇文章应该对你毫无帮助,因为按我的思路写,不够装×。
01
什么是“学习任务群”呢?
关于“学习任务群”,课标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各位老师啊,这句话主要是说给教材编写者听的,不是说给我们一线老师听的,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
我们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学习内容主要以“单元”的面貌出现的,所以教材编写者要想尽办法让一个个单元看起来像“学习任务群”。
那么一个“单元”怎么组织与呈现看起来像“学习任务群”呢?我把课标上的文字重新组织一下,表述如下:
1.有明确的学习主题。
2.主题之下的学习活动相互关联。
3.主题之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不是那种抄抄背背这种单一的机械的任务)。
这些要求其实统编教材基本已经做到啦,我可不是跪舔教材,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教材里的“单元”编排就能得出这个结论。
|
|
|
|
|
9. |
我们来看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主题——民间故事。这个单元下的“选文、课后题、口语交际”等学习内容及衍生出来的学习任务关系紧密。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创造性复述一个故事,如果举行一个创意故事大赛,让孩子自己选故事,自己想创意,自己练习,然后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评审,这个学习任务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要太强哦。
我就问,这个单元是不是很好的一个“学习任务群”?
|
|
|
|
|
21. |
我们来看第七单元。这个单元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主题——自然之趣。这个单元下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紧密相关啊,《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都是描写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趣味盎然,写作任务也和主题一致。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写一个动态景观。如果写之前我们带孩子走出教室找一处动态景观拍照摄影写生,这个学习任务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要太强哦。
我就问,这个单元是不是很好的一个“学习任务群”?
那是不是每一个单元都设计得那么好呢?未必了,我们来看第二单元。
|
|
|
|
|
5. |
这个单元就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学习任务,阅读方面是借助《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速度快》《冀中的地道战》四篇文章学习快速阅读。习作方面呢,是以漫画的笔调写一位老师,前后不搭。
四篇文章呢,有散文,有历史故事,有革命传统文章,有说明文,文章之间差异性太大,当然教材编写者可以解释这是故意为之——让孩子学习快速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但以“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来衡量内在逻辑关联确实不强。
那么,这样的单元是不是以后会调整呢?我想,这是教材编写者要考虑的吧。
02
“学习任务群”有哪些类型呢?
课标对教材编写人员提出了第二个要求——分三个层次设置六个学习任务群。
哪六个呢?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2.“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3.“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4.“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5.“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6.“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
那么,这一点我们的统编教材做到了吗?基本也做到了啊。继续以五上教材的内容编排为例分析。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
语文园地(1-8) |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语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
|
|
第一单元:万物有灵 |
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 |
创造性复述故事 |
||
第四单元:家国之殇 |
结合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
||
第六单元:舐犊之情 |
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 |
||
第七单元:自然之趣 |
了解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 |
||
|
第二单元:快速阅读 |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
|
第五单元:介绍事物 |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
||
第八单元:读书明智 |
把握内容要点 |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
|
|
|
整本书阅读 |
快乐读书吧:民间故事 |
|
跨学科学习 |
|
|
注意啦!八个语文园地就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啊!每个语文园地里设计的语文学习活动都是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有关的呀,有的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有的是引导孩子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有的是引导孩子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有的是引导孩子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注意啦!“快速阅读、介绍事物、读书明智”这三个单元就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啊。这三个单元引导学生学习怎么提高阅读速度,学习怎么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学习概括整理信息,这不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什么?
注意啦!“万物有灵、民间故事、家国之殇、舐犊之情、自然之趣”这五个单元就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啊。这五个单元借助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文章,安排了多个读写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习学习从场景、细节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文章中的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这一切不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吗?
注意啦!“快乐读书吧”就是“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啊。“快乐读书吧”建议我们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专题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读后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这就是“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啊。
当然,我们会发现五上教材中没有“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统编版教材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安排在五下、六下,五下有“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六下有“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至于以后教材要不要增加“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这是教材编写组考虑的事。
当然,五上教材中也没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别说“五上”,我个人认为整套统编教材都没有明显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没错,很多课文后面有思辨性的学习活动设计,但都是零散的,不构成“群”。这一点也让教材编写组去考虑吧。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材,微调一下就符合课标的要求了——分三个层次设置六个学习任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