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思考(县语文教研会上微讲座提纲)
(2018-12-10 15:40:00)
标签:
教育 |
太湖县新城小学曹华文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同个人、群体、全体成员在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线所形成的生活形式的行为特征;个人由情趣、爱好、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
朱永新: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阅读水平。
犹太民族
中国上海人均12册。
我国大学生中读学习书籍占15.2%,读人文书籍占22.8%,读专业文献占9.3%,读外文著作5.2%。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处
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吕叔湘先生的“三七开”说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9f91d7b0102y4ae.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9f91d7b0102ydoe.html
应对考试……
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是最充裕的
我们小语人任重道远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目标
上课即有目标,反之则无的放矢,随水淌、泛化,甚至课内外不分。
要注意不同学段要求,低段重兴趣,中高段重能力
1.兴趣的培养:喜欢读书,爱上读书进而会读书,能阅读
为低段学生读(讲)故事
2.方法的指导:怎样读?什么程序进行?
速读(浏览)猜读、跳读; 慢读 、细读 ,品读、辩读……
3.能力的培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方法的学习,独立阅读。
4.情感的熏陶:开阔眼界
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三、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指导课的操作与策略
(一)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1.作品(书籍)推介课
作品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年段特点,作品要丰富多样
书山、学海(习作类、报刊休闲类书籍,儿童文学作品
如顾阳春老师的《稻草人》课例
关注人物,感悟成长,享受语言
学生→学生:(有提纲)
师生共读:
2.汇报展示课
好词佳句(表达方法)展示——摘抄式(卡片、剪贴),积累语言,丰富语感
共读书目(作品)交流课
《故事新课堂》……
----对同一作品中人物、故事情节等感受、体验的交流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诸葛亮的特点分析)
(同伴共读,个性悟读
读不同的书的体会
(组内、个人向班级)
读了哪些书?最有趣的情节(人物)、最大收获?
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展示交流(有写有表达要求)
交换阅读笔记,分享;读一读自己的笔记,说;互相修改笔记等
读书知识竞赛、竞答(读书小博士、课外知识小博士)
关于作者、内容、情节等
读书手抄报展示
关于读一本书的或一段时间以来所读书的(可以小组合作出手抄报)。
3.创新拓展课
情节的补写、改写、续写;结局的改写;
内容的提炼与概括
如望江 鲁林红老师的课例——制作旅行小贴士
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提见解
《西游记》导读课例
如来佛
金箍棒
你从孙悟空身上读出了哪些人物?如果重读《西游记》你打算怎样读?)
对作者的介绍,背景的了解,相关作品的阅读
以某作者为专题展开阅读,展开说写训练
以某类型为专题的阅读(写景、秋天、月亮……)
如《走进杜甫》课例(如何走近?几次走近?)
故事情节的复述
(2017年新小阅读汇报会)
读书经验的介绍(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综合性的课(时事辩论等)
(二)实效性可行策略
1.保证时间:督促 检查 ;固定时间(如每两周)的汇报
2.注意宣传发动和气氛的营造:
图书馆借阅制度
家校互动(和大人一起读)
设立班级图书角
3.日有所诵:
4.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目标的确定
个人计划、小组计划、班级计划、年级计划、学校计划……
5.与课内阅读紧密相连(配套阅读教材
6.搭建活动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