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陵墓不设防盗机关,只用一个办法,就让盗墓贼统统止步

标签:
陵墓不设防盗机关薄葬作为魏国的一个制 |
曹丕陵墓不设防盗机关,只用一个办法,就让盗墓贼统统止步
对于三国那些皇帝而言,死后如何下葬,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都清楚的记得,当年董卓离开洛阳的时候,曾放纵士兵在洛阳烧杀劫掠,挖掘汉朝历代帝王陵墓。这些生前都是九五之尊的人,死后完全没有尊严,被人随意践踏。所以,很多人都想了不同的办法。曹操下葬的时候,据说还修建了七十二个疑冢,防止后人挖掘自己的陵墓。
http://img.kanjianlishi.com/20180411/Ft6KLryeVmPwV6kEh4LmNTZT5XH5.jpg
而曹丕在给自己修建陵墓的时候,完全没有采用修建疑冢的办法。
曹丕在继位后不久,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倒不是曹丕觉得自己不长寿,而是曹丕想要推行一套新的下葬理念——薄葬。所谓薄葬,就是下葬的时候,除了把皇帝埋进去,什么都不埋。
就连皇后嫔妃也都不再跟皇帝合葬。如果非要放一些陪葬品,最多就是只放一些瓦器。这些东西也不值钱。
至于那些金银财宝,通通都不要放进来。如果放在帝王陵来说,曹丕的墓葬,确实显得非常寒酸。而他是担心后人觉得这样不好看,还特定颁布了一份诏书,放在尚书、秘书府中。在这份诏书中,曹丕把薄葬作为魏国的一个制度,确定下来。
http://img.kanjianlishi.com/20180411/FnG3pRfpxKTCJkJxOWpO17UarXpi.jpg
当然,曹丕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很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中国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就一直饱受战乱。从黄巾军之乱,再到袁绍、袁术、公孙瓒等诸侯的不断征战,不时还有匈奴人伺机侵略。中原地区的老百姓生活一直很艰难。曹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在想如何恢复北方的生产。
而曹操的做法是在北方推行屯田制。让士兵在没有打仗的时候,跟农民一起耕种荒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补充军粮,同时也可以开垦荒地,让农民得到一部分收入。
http://img.kanjianlishi.com/20180411/FtXviu0_YOHvgMuOb8EpUxafv_WC.jpg
曹丕继位后,也在曹操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了屯田制。而推行薄葬,则是可以更进一步让中原地区可以得到休生养息的机会。因为一个帝王如果要大规模修建陵墓,必然要征召民夫,消耗民力。对于曹丕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取的选择。甚至,曹丕为了不过多耗竭民力,还定下了不树立坟堆,不栽种树木纪念。
这种做法其实还有创新。中国自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有树立坟堆,栽种树木的传统。这是为了让后人更方便的纪念前人。现在曹丕的这个做法,实际上打破了一直以来延续的传统。而且,曹丕还下令,让整个陵墓依照山体修建,这样就不用再多费精力去营造陵墓。
http://img.kanjianlishi.com/20180411/Fp8vtGP5xsbIGpsfgWsmRgqeDzxg.jpg
当然,曹丕以薄葬的形式安排自己的陵墓,也是担心后世有人挖掘自己的陵墓。因为对于盗墓贼而言,他们想要的无非就是金银财宝。为了这些东西,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即便再好的防盗手段,也很难发挥作用。
所以,不如干脆告诉大家,我这里什么都没有。即便费尽心力挖开,也得不到好东西。
http://img.kanjianlishi.com/20180411/FixOe4VK6YfMUcy-muKhvbny230L.jpg
而曹丕的这种做法,确实为他换来一个很好的结果。历代盗墓贼都知道曹丕薄葬的故事,他们都选择绕过了曹丕的陵墓。后来司马懿去世的时候,也按照这个方式下葬。而且跟曹丕距离非常近。这两个生前好友,以这样的方式,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