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中的世界地图,你见过吗,开了导航都找不到

(2018-11-10 20:03:06)
标签:

《西游记》

世界地图

开了导航都找不到

美猴王享乐天真

《西游记》中的世界地图,你见过吗,开了导航都找不到


《西游记》这部小说,吴承恩老先生刻意的提高了佛教的地位,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或者看过我前几篇文章的朋友,应该也都很明白这一点。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没有人能奈何的了他,最后却被如来佛祖制服。还有师徒四人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都是佛祖事先设计好的。再比如,桀骜不驯的孙悟空,最终还是皈依了佛门。这就说明吴承恩是非常了解佛教文化,而且对佛教进行过很深的研究。

了解佛教的人可能都知道,作者吴承恩所写的佛教和佛经中的佛教,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吴承恩作为一个作家,怎么会连这一点也不知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吴承恩是要借着佛教文化,还有小说中的一些其他的文化,来达到自己创作《西游记》的一个中心思想。

其实我们在读任何小说或者文学作品的时候,都应该仔细去读第一章的内容,因为作者往往会把他比较重要的一些理念都放在第一章。那么在《西游记》的第一章: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也就是说了两个故事,孙悟空出世和孙悟空学艺。还有一句定场诗: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预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其实这一段定场诗,就是吴承恩要像大家所传达的意思:如果你想知道生命的规律,自然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和人生该如何追求真理,那就要看我写的《西游记》。

这其中“预知造化会元功”中的“造化”,意思就是命运对人生的捉弄,而“会元”的意思则是时间的长河。原文中说道: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这当中的“十二会”指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十二地支,而每一会是一万零八百年,再将一万零八百年一分为二,就是两个五千四百年。当天地间这十二会的过程完成之后,天、地、人都已稳定,之后,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北俱芦洲。这里就为孙悟空确定了一个出生地,也就是东胜神州。

那么上文中所说的四大部洲,其实不是吴承恩自己想象出来的。在佛教最早的小乘佛经当中,已经奠定了这四大部洲的基础,也就是说,在佛经中,这就是佛教早期的世界地图。这个地图是以佛祖所居住的须弥山为中心,四大部洲为羽翼,而且这四大部洲都是被大海所围绕,这四大部洲之间是不能相同的。而四大部洲根据得道的高低,也分为了不同的情况。东胜神州的人能活250岁,南瞻部洲的人能活100岁,西牛贺州的人能活500岁,而北俱芦洲的人最高,能活1000岁。

原文中写道:”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有几个解释不通的地方。

首先说孙悟空从东胜神州,借着东南风,从西北岸去了南瞻部洲。如果要从东胜神州去到南瞻部洲,一定是先往南,再往西,怎么可能借着东南风,从西北岸到达南瞻部洲呢?

原文中还有一句话:”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意思就是孙悟空当了美猴王之后,过了三百到五百年。我们刚才说了,东胜神州的人只能活250岁,而孙悟空却活了三百到五百岁,这就是第二个解释不通的地方。

原文中说道:“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意思是孙悟空在南瞻部洲没有找到他要找的寻仙之道,于是再一次跟之前一样坐着木筏去到了西牛贺州,在这里才找到了灵台方寸山。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西天取经都路上,师徒四人从来没有走过海路。刚才我们说道,孙悟空在求仙的过程中走过两次海路,那么为什么取经路上一次也没经历过海路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孙悟空是过了一次海,达到了南瞻部洲,然后八九年之后又过了一次海,从南瞻部洲达到了西牛贺州。这就说明孙悟空在取经之前,自己已经到过一次西牛贺州,而且过了两次海。这里唯一的解释就是,西游取经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唐僧师徒四人走的那条陆路,第二条就是孙悟空之前自己走的海路。

那么吴承恩为什么要安排孙悟空开始求学去走那条海路呢,而不是相对平稳的陆路?我们之前说道,在佛经中,这四大部洲是不相通的,而吴承恩却让师徒四人从南瞻部洲,一路走到了西牛贺州。其实这就是神话经典小说的魅力,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吴承恩把佛教中的经典地图,和现实中的地图作了一个有机的结合。

读过原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西游记》第八回中有一段如来在盂兰盆会所说的内容,意思是东胜神州还不错;北俱芦洲好杀生,不怎么样;我西牛贺州的人是最好的;而南瞻部洲的人是垫底的。排个次序就是西牛贺州>东胜神州>北俱芦洲>南瞻部洲。正因为南瞻部洲的人在四大部洲中垫底,才需要用大唐三藏真经去净化和支援那个地方。

而在佛经中,对这四大部洲的评价,于《西游记》当中是截然不同的,就和我们之前所说各个州人们的可活年岁判断,则是北俱芦洲> 西牛贺州>东胜神州>南瞻部洲。不过佛经和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南瞻部洲都是垫底。

其实这里吴承恩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其实不是不懂佛,而是要通过小说告诉我们,宇宙的浩渺,人生的长远,让我们通过这部小说知道如何去追求命运、宇宙、以及人生的规律。吴承恩在书中既不是将佛,也不是讲道,而是把这些文化当做素材,供自己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在浩渺的宇宙中,和我们短暂的人生中如何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其实,现在我们看到的对《西游记》主题的解释和分析,大致就有以下这几种:儒家说,道家说,佛家说,人生阶段论,阴谋论等等,其实小编认为都没有错,因为作者吴承恩本身就是从多方面借鉴了很多元素,才写成了这部《西游记》,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