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老爸为见偶像赵咨千里追星

标签:
曹操老爸被士大夫集团接受赵咨孝名在外 |
曹操老爸为见偶像赵咨千里追星
曹操老爸曹嵩也是个追星族。 曹嵩本是汉桓帝、汉桓帝时期的大长秋(宦官最高领袖)曹腾的养子,出身豪门。可是,家底虽然厚实,曹嵩本人却没有官二代的浮躁,做人做事,还是很低调。对当朝明星人物,曹嵩非常仰慕,并上演一场粉丝千里追星的喜剧。在这场喜剧中,主角自然是更加伟岸,而配角曹嵩也借此提高了名望,被士大夫集团接受,开始走出父辈宦官余孽的阴影。 那么,让曹嵩仰慕,并千里追寻的明星到底是谁呢?究竟他有什么言行,竟然让出身豪门的曹嵩如此忘形? 此人名叫赵咨,就是一普通文人。赵咨一生最大的官,那也不过是中央的纪检专员(议郎)、一般出任的不过是市长级别的太守。官虽然不大,却名满天下,让人敬仰。 赵咨最大的本钱,是孝和义。 在汉代出仕讲究两种途径,一种是举秀才,必须对各种经典有较深的了解。赵咨的父亲赵畅,是朝廷的博士,精通儒学。而赵咨也少年博学,学术造诣不低。当然,少年人再怎么钻研,学问毕竟有限。于是,赵咨改走第二条路。 汉代出仕第二种途径是举孝廉。汉代以孝治国,非常看重孝道。于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也叫做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赵咨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赵咨少了一个表达孝顺的对象,于是,对母亲就加倍的孝顺。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诵大江南北。有一个晚上,一个强盗来到赵咨家中,想要抢劫。贼人手持利刃,凶悍得很。赵咨看到贼人来了,没有大叫,没有报官,反而是打开大门把强盗迎接进门,说要请强盗吃饭。强盗同学不知道赵咨搞什么鬼。酒菜下肚之后,赵咨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量衣粮。”我家老母亲已经八十岁了,受不起什么惊吓,也需要一点点粮食养活。现在我家里比较穷,你们留给我一点点口粮养活母亲,其他的孩子老婆衣服东西什么的,你们随便拿。强盗一听傻了,有这样的人吗?强盗看看赵咨,想想自己,不由得惭愧万分。盗贼同学本就是附近的乡民,穷饿无奈,才夜中抢劫。早就听说赵咨是个好人好官,没想到竟然好到了这种地步,又竟然穷到了这种地步。既然赵咨大人也不富裕,并且说话还这么客气,那么强盗同学也就不好意思动粗了。 于是强盗撤走,出门之后快跑。赵咨拿着钱财,出门追赶,边跑边喊:别走别走,我给你们钱啊。结果,强盗跑的飞快,赵咨没有追上。 这个故事,很有几分喜剧色彩。在中国历朝历代的道德楷模中,类似的故事其实很多,君子们的德行往往感动盗贼。只是,老百姓们也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赵咨有幸遇到一伙讲究仁义道德的强盗,要是遇上一伙杀人不眨眼的,你给他们吃了还要再拿,拿了东西那还要杀人。不但是为了抢夺财物,甚至杀人本来就是为了乐趣。 赵咨孝名在外,朝廷官员纷纷前来征召。赵咨先后担任博士、敦煌太守、东海太守。一度在家中隐居,可是朝廷征召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为什么像朝廷大司农陈奇、太尉杨赐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征召赵咨出山为官呢?原来,在汉代,能够推举一位有前途的孝廉,那也是朝廷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以后多一个自己的心腹,关系网又大了一分嘛。曹嵩之所以千里追踪不但是因为赵咨名气大,更因为赵咨在担任敦煌太守的时候推荐了曹嵩。 那一次,赵咨被任命为东海国相(市长级别),途中经过荥阳。荥阳县令就是曹嵩。而曹嵩是赵咨在担任敦煌太守时期推荐的孝廉。于是,听说赵咨将要经过荥阳县,曹嵩很是兴奋,早早在路边搭了凉棚,准备了酒宴,想要和赵咨喝一杯,以感谢赵咨当初提拔的恩情。可没想到赵咨对曹嵩有点看不上眼,虽然当初举荐了曹嵩,可并没有把曹嵩当成自己的心腹。确实,就算曹嵩本人比较优秀,但毕竟是宦官余孽。而赵咨对宦官则深恶痛绝。当时,赵咨在朝廷为官的时候,和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等人走得很近,可两人最后被宦官剪除,由此展开延续几十年的党锢之祸。曹嵩本人虽然去世了,可是当朝祸害大臣的许多宦官头子,都是当年曹嵩的亲手提拔的心腹。 看到赵咨不搭理自己,曹嵩很着急,他对自己的主簿说:“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赵君名重天下,如果经过我的荥阳县我却不能拜见,必然会让天下人耻笑。于是曹嵩取下印绶,辞官追随赵咨。赵咨走得快,曹嵩追的急。曹嵩一直追到东海境内才见到赵咨。等到正式拜见了赵咨,才辞别回家。 自然,因为曹嵩这番出格的行为,赵咨的名气更大了。可是,曹嵩为了追星而辞官,是不是就很傻呢?非也。曹嵩也是一个聪明人。当初赵咨推荐了自己,如果自己不拜见赵咨,必然会让世人鄙视自己不懂得尊重恩主、尊重贤士,而现在虽然丢掉了县令官职,却为自己赢得了有情有义的名声,赢得了士大夫集团的谅解。——原来,曹嵩这家伙,也不是那么混蛋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