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普度众生,为何不救唐僧的亲妈?

标签:
观音菩萨不救唐僧的亲妈救苦救难风格完全不符可以劝人为善。 |
观音菩萨普度众生,为何不救唐僧的亲妈?
(图)电视剧《美人制造》剧照
俗话说,皇帝女儿不愁嫁。其实丞相的女儿同样不会愁嫁。
东土大唐丞相殷开山的女儿殷温娇,也就是满堂娇,出嫁的方式就很任性。在丞相府的大门前高结彩楼,抛打绣球卜婿。适值海州籍新科状元陈光蕊在楼下经过,小姐一见光蕊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猛听得一派笙箫细乐,十数个婢妾走下楼来,把光蕊马头挽住,迎状元入相府成婚。那丞相和夫人,即时出堂,唤宾人赞礼,将小姐配与光蕊。拜了天地,夫妻交拜毕,又拜了岳丈岳母。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欢饮一宵。
殷小姐就这样三下五除二的将自己给嫁了,关键是殷开山夫妇不但不阻拦,甚至还跟着女儿一起任性,真可谓是有其女,必有其父母也。
成婚之后,殷小姐便跟随丈夫陈光蕊一道赴江州之任。不料到了洪江渡口,却遇稍子刘洪看见殷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陡起狼心,遂与李彪设计,将船撑至没人烟处,候至夜静三更,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把尸首都推在水里去了。殷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那小姐寻思无计,只得权时应承,顺了刘洪。那贼把船渡到南岸,将船付与李彪自管,他就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很显然,在这里殷小姐顺从了刘洪,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刘洪的恐吓,如果不从,便要接受一刀两断的结果。但是到了江州以后,殷小姐继续跟着刘洪过日子的理由出现了变化。《西游记》原著这样描述:(殷小姐)痛恨刘贼,恨不食肉寝皮,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权且勉强相从。
再到后来,小玄奘出生,抛弃江中后,殷小姐继续留在刘洪身边的理由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倘或皇天见怜,有人救得,收养此子,他日还得相逢。
(图)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殷温娇,马兰(饰)
事情的结局可能不需要我在此细说,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十八年后,玄奘认母、报仇。刘洪、李彪恶有恶报,每人痛打一百大棍,李彪被钉在木驴上,推去市曹,剐了千刀,枭首示众讫;刘洪被拿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陈光蕊处,活剜心肝,祭了光蕊。
陈光蕊因受洪江龙王保护,还魂重新升任学士之职,随朝理政。陈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只是观音菩萨仿佛是忽视了殷小姐的存在,任由她从容自尽,这与观音一贯的救苦救难风格完全不符。
难道观音菩萨也有失误的时候,毕竟凭借他的能量,要想保护好殷小姐实在是轻而易举的小事一件。比如,安排哪位神仙给殷小姐送件特殊材料制成的内衣,让刘洪无法触碰到她的身体;或者直接将殷小姐从刘洪身边带走。而且在小玄奘出生时,南极星君就曾受观音法旨托梦给满堂娇,原著描述为:一日,刘洪公事远出,小姐在衙思念婆婆、丈夫,在花亭上感叹,忽然身体困倦,腹内疼痛,晕闷在地,不觉生下一子。耳边有人嘱曰:“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刘贼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护。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谨记吾言,快醒快醒!”言讫而去。可见,满堂娇的一举一动尽在观音掌握之中,并不存在一时疏忽的问题。
总之,只要观音稍微上那么一点心,殷小姐的命运都可以彻底改变,但观音菩萨却偏偏什么也没做,而是任由其自生自灭。观音菩萨的做法明显有点不厚道,到底是什么可以让观音放弃自己的做神原则,对殷小姐的生死视而不见呢?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取经大业入手。
(图)甘肃省榆林窟西夏《唐僧取经图》局部
完成西天取经工程,是当时佛界第一要务。佛界人物的一切行动、思维都要有利于取经工作的开展,换句话说,只有涉及到取经问题时观音才有可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可是殷小姐的生死与取经能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妨追根溯源,先看看佛祖为什么要启动取经这项工作。
安天大会之后,佛祖在 “盂兰盆会”上微开善口,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得严。随后又对众言回:“我现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亲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在此佛祖明示,取经工作必须开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而在唐僧师徒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之后,佛祖再次给南赡部洲的社会现状进行了定性描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回头再看看满堂娇的故事,就是如来话语的佐证,完全就是在印证如来佛祖的判断。最终满堂娇找不到一条生路,正说明孔氏所立下的仁义礼智之教同样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要想解救东土众生,取经工作势在必行。观音若是救了满堂娇,无疑就是在否定如来佛祖的讲话,这种低级错误观音自然不会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