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最神秘的龙王是谁?不仅骗了猪八戒还骗了孙悟空
标签:
龙王是谁?骗了八戒悟空骗局被揭穿 |
西游|最神秘的龙王是谁?不仅骗了猪八戒还骗了孙悟空
一
在不少人心目中,龙是一种高贵、神秘的物种,只要一沾上它,仿佛像抽了大烟一样,立刻可以飘飘然起来。不信,问一下身边朋友的属相,属龙朋友的回答肯定比其它属相朋友大声得多。
在老外面前,我们经常自诩是龙的传人,好像只有他们的祖先是从原始森林里跑出来的猴子。
可奇怪的是,在《西游记》里,龙族却真的就是一个“死跑龙套”的,看起来云里雾里还能下点雨,好像很高大上,实际上地位非常低,在神仙系统里,只比土地山神高那么一丢丢。
他们的生存状况,有点像今天的企业家,《人民的名义》里蔡成功怎么讲?某些部门要玩你太容易了,想都不用想就能找到一堆理由。
在《西游记》里,龙族就经常被神仙们这样玩。
如来为了把李世民拉进取经圈,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泾河龙王。先是弄来一个算命先生,然后激将他犯错误,又故意引导他去求唐王,最后落了个“违抗上级命令”的死罪。
西海龙王的三儿子,虽然父亲绞尽脑汁让他加入取经队伍,但干的却是牲口的活,天天让唐僧骑、让悟空打,地位比猪猴还低。
东海龙王算是牛叉的了,直接管那么一大片海域,相当于今天东海舰队的总司令员。但是,孙悟空刚学艺归来,还没显露出一点点本事,前来龙宫淘宝,他就赶紧站起来迎接,口里还上仙上仙叫得非常亲热。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如来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玉帝搞了一个“安天大会”的庆功宴,桌上有道菜,就叫龙肝凤髓。
……例子举不胜举。
但是,偏有一个小小的龙王,表现得霸气侧漏,不仅骗了猪八戒,还骗了孙悟空,一副吊兮兮很欠打但你又打不了他的样子。
他是谁?
二
在原著第三十七回,取经团队来到了乌鸡国,唐僧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死了的乌鸡国国王向他求救,并说现在这个国王,其实是个山寨货。
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三年前,全国干旱,正当老乌愁白了头,打南边来了一个喇嘛,哦不,来了一名道人,说能帮他解难题。果然,当道人登台叽哩咕噜念了一串外语后,大雨倾盆而至,解了乌鸡国之困。
老乌非常高兴,不仅把他留下来,而且与他同吃同住同睡(蜗牛想问,皇后睡哪),俨然成了一对好基友。
一天,妖道邀请他同逛御花园,路过一水井,骗他说里面有个林志玲,他一时信以为真,探头往里看。结果妖道往他背上一记黑砂掌,立刻把他打落井里,并在上面栽了一株芭蕉。
然后,妖道就变成他的模样,暗侵了他的江山、霸占了他的后宫,而他只能独自一人在井里挺尸。
五
要知道这井龙王是谁,必须弄清这国王为何要被弄到井里来。
真国王被救活后,跟着孙悟空到皇宫与妖道当面对质。一见骗局被揭穿,妖道转身就想跑,结果被孙悟空三兄弟截住了。正当悟空高举铁棒,准备来个捣蒜打时,天空中又响起了棒下留人的声音,这次叫的,是文殊菩萨。(每次神仙都来得这么准时,难道他们一直隐藏在暗处?)
文殊菩萨告诉孙悟空,乌鸡这老头本来要当金身罗汉的,如来派他来考察,结果几句话这老头就稳不起了,一怒之下,还把自己绑起来浸在御水河里泡了三天三夜,“如果不是金甲神救自己,我就看到你们了……”
为了报复三天三夜之仇,文殊报奏如来,让自己的坐骑青毛狮子精化为全真教道士,把这国王打死浸泡在井里三年。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得来此,成了功绩。”文殊作了总结陈词,并表扬了他哥几个。
但问题是,如果唐僧团队未经过这里,或者推迟经过这里,这死乌鸡是不是一直要被泡在井里?
可见,乌鸡国国王被弄这件事,并非前定,而是因为得罪了佛家。
大家可想一下,一名小小的国王,如来为何会让他当金身罗汉?沙僧辛辛苦苦取经14年,才得到一个金身罗汉。
其次,他为什么要把文殊捆绑起来浸在御水河里三天三夜?即使对待一名凡人,也不至于如此残暴吧?如果残暴更不可能被如来看中了。
第三,文殊菩萨作为华严三圣之一,法力深不可测,怎么可能被一名凡人绑住,并且需要金甲神帮忙才能脱身?
可见,这乌鸡国王并非不识抬举,而是根本就不信佛!从他对假全真道士如此信任(同吃同住同睡)来看,他其实是道教的铁杆粉丝!文殊让他改信道为信佛,自然激怒了他,因此把文殊当成异教徒浸猪笼(他以为文殊是凡人)!
给脸你不要脸,那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于是文殊找了个理由把他囚禁起来,招募来的看守,就是这井龙王。正因为与佛派高层保持着良好沟通,他对八戒的情况才知根知底。但当夜游神来提这国王魂魄时,他明白佛派要撒手了,因此猪八戒一来,赶紧丢尸走人。
既然罪孽是前定,那么关了死乌鸡三年,那就把人家救活啊,文殊为何不施手,偏纵容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呢?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警告!
为了不给道教落下口实,文殊不仅让自己坐骑化身为全真教道士,还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一狠心,一刀把它骟成太监!
在这次争夺战中,文殊同志可是下足了血本!而井龙王,也从此和佛教拉上了关系,还成为了乌鸡国王的恩人,给老君留下了好印象,以后跳出小井到大海,那是指日可待。
所以,有时大佬间的斗争,虽然会殃及池鱼,但对善于钻营的而人而言,未必不是一个傍大树的机会。
不过,对普通人而言,宁愿不要这样的机会,也不要去惹火上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