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跌宕起伏的故事,离不开这四位仙佛

标签:
《西游记》跌宕起伏菩提祖师:精通道佛两教乌巢禅师的出现 |
《西游记》跌宕起伏的故事,离不开这四位仙佛
小说作家创作时,往往会杜撰一些人物,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也是如此。
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以及众多妖王,皆是吴承恩先生根据一些杂本、戏剧、民间传说、道佛两教的传说加工而来。好奇的朋友,勉强能到他们的原型。可有四位,我们无从查找,分别是菩提祖师、乌巢禅师、“地仙之祖”镇元子、金顶大仙。
此四位,非常重要。若是没有他们,《西游记》的故事不会那样跌宕起伏。接下来,书生与朋友们聊聊以上四位。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Flcc1cOMx
菩提祖师:
精通道佛两教,《西游记》里的大能者,孙悟空的授业恩师。他的身份成谜,书生也解读过多次。
对于菩提祖师的身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解读《西游记》的作者,按照哪一条线来解读,他就有多少种身份。可以说他是如来佛祖,也可以说是观音菩萨,还可以说是燃灯古佛,更可以说是太上老君。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是吴承恩先生本人。因为,吴承恩书写了《西游记》,是他塑造了完美的、神秘的菩提祖师。
假如没有菩提祖师,那大闹天宫,便没有那么多神秘。谁教的孙悟空,就去找谁,玉皇大帝在处理孙悟空一事上,也省去了很多麻烦。正因有了菩提祖师,才让内容更加的饱满,更加的引人入胜,更加的玄妙。正因有了菩提祖师,使得孙悟空这一角色更加生动。
乌巢禅师:
禅师很神秘,他想收猪八戒为徒,可猪八戒不愿意。他传授给唐僧《多心经》,成为唐僧最早得到的大乘佛法。他告诉唐僧之后的磨难,让唐僧师徒对西天取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骂了孙悟空,让孙悟空清楚自己只是一颗微小的尘埃,不足道也。
若是换做其他佛教弟子传授给唐僧《多心经》,那取经势必被看做是一场秀,唐僧师徒也就不会那样的尽心尽力。正是这《多心经》,让唐僧那颗稍显浮躁的心,变得平静。
乌巢禅师的出现,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转折,心路的转折。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Flcc1lDsr
“地仙之祖”镇元子:
看遍道佛两教的典籍,都找不出这位“地仙之祖”。他的人参果,是唯一能与天界的“蟠桃”相媲美的奇珍异果。
镇元子的五庄观,是他看守人参果的地方,更是天庭的人才储备库,镇元子培养了无数人才,全部输送到天庭,成为散仙。
镇元子是下界地位最高的仙人,但这地位却不局限于下界。原著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就这背景,在天界又有几位呢?屈指可数,比如三清、太阴星君等,不超过10位。
假如没有这“地仙之祖”镇元子和人参果,那孙悟空不可能无缘无故从太乙散仙成为太乙仙,唐僧也不可能百病不生。正因有了人参果,唐僧取经十几年来不生病,才变的合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Flcc1CVlo
金顶大仙:
常驻灵山脚下的玉真观,观音菩萨领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他接观音菩萨喝茶,并询问来去灵山的原因;唐僧师徒到达灵山,他负责接引,将他们四位送上灵山。
出现次数并不多的金顶大仙,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位仙人。若是没有他,道教在灵山便没有派出机构,吴承恩先生的玉帝统领三界,便不能自圆其说。
我们苦苦寻找以上四位的原型,可有些事,何必如此较真呢?他们就是他们,仅存在于《西游记》中的四位大能者,使《西游记》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的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