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备明知诸葛亮不会篡权为什么要在临终前嘱咐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

(2018-03-14 09:01:43)
标签:

白帝城托孤

是在试探诸葛亮

料定诸葛亮不会这么做


刘备明知诸葛亮不会篡权为什么要在临终前嘱咐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



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在临终之前将诸葛亮召到身边将后主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并且对诸葛亮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能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托孤,后人对这件事津津乐道。目前对于这件事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这是刘备和诸葛亮是一对肝胆相照的君臣,所以刘备死后所说的是肺腑之言。另一种看法是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设个圈套让诸葛亮钻进去。那么哪一种说法可靠点呢?

刘备明知诸葛亮不会篡权为什么要在临终前嘱咐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

首先我们看下白帝城托孤的背景,刘备在临终之前蜀汉的形势是十分糟糕的,之前关羽守荆州,不仅丢失了荆州重地,还使得蜀汉损失了近乎一半的军事力量,刘备伐吴又遭受惨败,几万人马也灰飞烟灭可以说这时候的蜀国是岌岌可危的。如果后来不是魏入侵吴国,吴国无暇顾及蜀国,蜀国可能就在刘备死后不久就亡国了。

在蜀汉国内,南方的蛮族听闻刘备伐吴惨败开始反叛,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刘备对于自己的年少的儿子能否守得住蜀汉基业是极其担忧的。应该说现在谁做蜀汉的皇帝都相当于接了个烂摊子,所以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能力不行,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为帝的决定也是出于当时无奈的形势之下的。如果刘备真的怀疑诸葛亮以后篡位夺权,我想他也不会玩这么小儿科的游戏,在临终之前何不干脆杀掉诸葛亮,或者废除诸葛亮的职位呢?他没有想到万一自己猜错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吗?所以小编推测刘备是料定诸葛亮不会这么做的。

刘备明知诸葛亮不会篡权为什么要在临终前嘱咐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

那么既然诸葛亮不会取代刘禅,刘备为什么还要那样说呢?这就是体现刘备的帝王之术了,我们说在三国之中,刘备 曹操和孙权这三个君王之中,如果说看人用人最准的那不得不首推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备在临终之前曾嘱咐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才能有限不可以大用。后来诸葛亮违背了刘备的嘱咐在街亭之战任用马谡为将使得蜀军惨遭失败。还有后来的蜀汉大将王平,刘备见到他第一眼的时候就对他有好感而且表示此人可以重用。刘备看人准的例子有很多,包括对魏延 黄忠的破格提拔,使关羽 张飞这样的万人敌能死命效力,都足见刘备看人用人之准,而且这些人无不是忠贞之臣。诸葛亮从隆中出山追随刘备多年,刘备对他的性格可以说是十分了解的。从历史上记载我们看诸葛亮是个严谨高洁的君子,刘备在临终之前对诸葛亮所说的这句话:若嗣子能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以说是把自己对诸葛亮的信任和看重最大的展现给了诸葛亮,这种感情的流露使得诸葛亮深受感动,以至于后来他天下大局基本已定仍然坚持北伐希望给蜀汉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这和他对刘备的感情也是密不可分的。

刘备明知诸葛亮不会篡权为什么要在临终前嘱咐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了解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是君子,君子不能用荣华富贵来收买,必须要用真心诚意来打动,而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也不能不说其心不诚,因为当时蜀汉几乎要面临的是亡国之险,作为君王肯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自己打下的江山送给别人。刘备虽然知道诸葛亮不会取代刘禅为帝,但他也明白这一句话而出诸葛亮必会殚精竭虑辅佐刘禅,这就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