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给高老庄的高才银两,有怎样的深意?
标签:
孙悟空给高才银两寻找法师降妖高家危机解决。 |
孙悟空给高老庄的高才银两,有怎样的深意?
高才,《西游记》中的一位小人物,高老庄高太公的家人,说是家人,其实是仆人。
高才,一位普通的凡人。他在高老庄的时间,比猪八戒还要长。像高才这这种地位低下的凡人,在《西游记》中很多,高太公家里也很多,但他凭借自己能力,赢得高太公的信任。高才是这样出场的,原著道:“又见一个少年,头裹绵布,身穿蓝袄,持伞背包,敛裩扎裤,脚踏着一双三耳草鞋,雄纠纠的出街忙步。”
http://img31.vccoo.com:808/refer.aspx?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5r5jY3klkCfTATql2wfdiaqpjQffmFFJ79BZR53nE2yko9ZlUkmuvTW96xExJPvLFkRsSnkOeLPb8kLKTwJNibA/0?wx_fmt=jpeg“雄赳赳”三个字,道出了高才的与众不同,“雄赳赳”意思是英勇、无所畏惧的气质与状态,比喻人的气势很强大。
高才一个仆人,何来的这气势呢?两点,一是主人强大;二是自身强大。高才是哪一点?两点皆具。
高才出行的目的,相信朋友们都是清楚的,他去找法师,帮助高太公降妖,也就是猪悟能。高太公信任高才,说明高才的能力,也就是自身强大。
可再强大,他也只是一介凡人,在猪悟能面前,似粒尘埃。高才不怕孙悟空,这点也说明他的见多识广。孙悟空尖嘴猴腮的,老者见了都怕,可他高才不怕。这高才还真没叫错了名,真是有才。
高才为了寻找法师降妖,也算是殚精竭虑了,原著道:“我太公与了我几两银子,教我寻访法师,拿那妖怪。我这些时不曾住脚,前前后后,请了有三四个人,都是不济的和尚,脓包的道士,降不得那妖精。刚才骂了我一场,说我不会干事,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你也许会说,他是下人,不殚精竭虑,恐怕没饭吃。嗯,这点也不错。但这只是高才努力找寻法师的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什么呢?对高翠兰的情。
高翠兰,大小姐;高才,高家仆人。这样的一对,不般配。若在今天,没有封建思想的约束,也般配。可在封建社会,绝对不般配。若想般配,高才只能倒插门。可即便是这样,高太公也没看上他。若是看上他,也不至于将女儿嫁给猪悟能。
高才对高翠兰的情,只能深藏在心底,他只能默默的祝福高翠兰。可是,高翠兰受委屈了,他虽然没本事与妖怪斗,但他可以努力的寻找法师降妖,救出高翠兰。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高才遇到了孙悟空。孙悟空帮助高太公降妖,擒了猪悟能,高家危机解决。
可即便解决,高才也没有娶高翠兰的资本。唐僧、猪悟能、高太公等人都没看出高才的心思,可孙悟空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孙悟空决定帮助高才,原著道:“三藏道: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斋,怎敢受金银财帛?行者近前,轮开手,抓了一把,叫:高才,昨日累你引我师父,今日招了一个徒弟,无物谢你,把这些碎金碎银,权作带领钱,拿了去买草鞋穿。以后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几个,还有谢你处哩。高才接了,叩头谢赏。”
孙悟空的话,非常矛盾,他都走了,高才怎么再给他找妖怪降呢?不可能。所以说,他说这话,是为送给高才银子找借口。孙悟空给了高才多少银子呢?高太公拿出200两散碎金银,孙悟空抓了一把,少说也有10两散碎金银。这么多钱,高才挣上10年,估计也攒不下。这下好了,高才从下人,翻身做主,也能买上几亩薄田了。
有了田,高才就有了娶高翠兰的资本,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娶个亲,不成问题。高翠兰经此一事,成为离异的妇女,高太公对未来女婿的要求也会降低一些。如此一来,高才也就如愿以偿了。
孙悟空,给高才银两,不是答谢,更不是让高才帮他找妖怪,而是帮助高才,让他有娶高翠兰的资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