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怎么来的?

(2018-02-26 21:57:15)
标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儒家思想的气节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怎么来的?
“ <wbr>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怎么来的?

孟子

说起儒家思想,很多人感到有点“迂腐穷酸”的感觉,其实不然,儒家思想在“治国论”中的陈述,其实是非常刚烈的。其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显示出儒家思想的气节来。

这三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意思是:富贵不能迷乱思想,贫贱不能改变操守,威武不能压服意志。

应该说,这三句话排句整齐、气势磅礴、铿锵有力,被此后的历朝历代广泛使用,成为了许多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立志、律身的人生座右铭。

之前,孔子强调的六艺:礼、乐、射、御、术、数,同样要求国之人才需要达到文武双全的标准。据说,孔子是个大力士,他的父亲叔梁纥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被誉为"鲁国三虎将"。

那么,这三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据考证,一位叫景春的人和孟子对话。景春认为,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纵横家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说,这些人“焉得为大丈夫”?接着提出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标准。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本身具有基本的品德,这些品德足以让人作出“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哪怕是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用康德的话说,唯此,人才具有属于自己的崇高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