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侵苏的重要因素:苏联并未打好苏芬战争

(2018-01-06 12:10:49)
标签:

衡量战争的一杆秤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侵苏的重要因素:苏联并未打好苏芬战争




希特勒一直在注视苏芬战争,他鹰隼般的目光如同——衡量战争的一杆秤!

他的战争目光一直毒辣,最后用这种毒辣的目光击毙了自己。一个人当他走向罪恶的时候,当他的邪恶倾注到每一粒正义的细胞时,最后死掉的是自己。

不过,看到苏芬战争双方的阵亡数据——苏联阵亡48000,芬兰阵亡22800,希特勒果决地将已经沾满鲜血、未来将沾满更多无辜鲜血的手,指向苏联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拿下!

这一刻,二战最先锋而又最具打击力的“巴巴罗萨计划”,在希特勒脑洞大开的头脑风暴中,形成一种“侵略蓝图”。而他即将的对手约瑟夫·斯大林,则在庆祝“苏芬战争”的惨胜中,点燃一支“古巴雪茄”。

德国侵苏的重要因素:苏联并未打好苏芬战争

连续对波兰、芬兰的征战成功,让斯大林在“席梦思”上露出人生“柔软的下腹部”,他做梦也没想到下一拳,来自希特勒对他的“闪击组合拳”。

而此时的希特勒根本不看斯大林一样,在1940年的五月春天,果断实施奔袭西欧的“黄色方案”。6月16日,法兰西宣布投降,英法联军完成了人类作战史上一段悲壮的战史——敦刻尔克大撤退!

就在斯大林抚弄着象征威严的“上胡须”时,根本没有想到希特勒的下一柄“杀手锏”,兜头盖脸劈向了他!

希特勒这位出生于奥地利与德国边境之地、奥地利最古老的小城布劳瑙的“军事边缘青年”,已经准备动对斯大林的重击——对手最悠闲之际,即我出手之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