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在石榴裙下”原来是这么来的

标签:
石榴裙下更显俏丽动人鲜艳可见一斑。 |
“拜倒在石榴裙下”原来是这么来的
人们常将男子钟情于某女子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可是石榴裙又是个什么款式呢?
唐朝时期,石榴裙是极受年轻女子青睐的一款服饰。如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既然名为石榴裙,那么颜色自然如石榴般鲜红。穿着石榴裙的女子被这红色一衬,更显俏丽动人。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那位琵琶女的惊人色艺时这样写道:“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血色罗裙”指的就是石榴裙,用血色来形容裙子之红,鲜艳可见一斑。
而专为石榴裙所作的诗词歌赋,亦是不少。南北朝诗人何思徵在其《南苑逢美人》中写过这样两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暗喻心中的美人。
元代的刘铉在《乌夜啼》中用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垂杨影里残,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明代时石榴裙的说法固定了下来,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将石榴裙称为红裙:“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唐诗中对石榴裙的描写更多,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甚至一代女皇武则天也赋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石榴裙流传的时间很久远,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诗中写有“梅花香满石榴裙”。诗中写的虽然是唐朝的事,但可以看出在明朝时期,石榴裙仍然为年轻女子所钟爱。《红楼梦》里的大段描写,可相印证。
也许正是因为石榴裙流传久远,所以俗语中说男人被女子的美貌所征服,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