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标签:
天下谁人不识君嘲笑吕洞宾三戏白牡丹 |
天下谁人不识君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话茬儿管得了君子,却管不了神仙——神仙吕洞宾就曾因不为人知大发牢骚。
据《吕祖本传》载,吕洞宾立志学道之前,曾经给他师父钟离权吟了一首诗——
道德崇高相见难,又闻东去幸仙坛。
杖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攒五色冠。
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这首诗里面有很多丹道的暗语,本文就不解密了。按照道教历史,钟离权、吕洞宾都是历史人物,并非虚构,钟吕派的丹法也是后世丹道的总源头。这个吕洞宾还是个诗人,《全唐诗》收吕岩(洞宾)诗合四卷计二百多首。其中,共有五首提及「人不识」,其余四首如下——
《七言》之一
曾邀相访到仙家,忽上昆仑宴月华。
玉女控拢苍獬豸,山童提挈白虾蟆。
时斟海内千年酒,惯摘壶中四序花。
今在人寰人不识,看看挥袖入烟霞。
《绍兴道会》
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
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沉埋。
《闲题》
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
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绝句》之一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这几首「人不识」,如果说前两篇还是在自诩仙家逍遥,那么后三首就有些寂寞难耐的意思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有人在岳阳楼上题写对联,嘲笑吕洞宾了——
吕道人真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
范秀才更多事,五千年乡国,什么先,什么后,万古忧乐太关心!
这里的吕道人即吕洞宾,原来一本正经的诗句,经对联如此解构,马上就显得荒唐了。范秀才即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里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被提来陪绑,多少有点儿冤。
吕洞宾是道教的大神,被尊为吕祖,吕祖之于道教,就相当于六祖之于佛教。但是这个大神却生性贪玩,不甘寂寞——三戏白牡丹,戏弄观世音菩萨等故事,都在民间流传极广。
在苏州石路神仙庙一带,有一个「轧神仙」的传统,就与吕洞宾有关。据说,每年四月十四是吕洞宾的生日,吕洞宾会化身乞丐、小贩等,混迹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所以每逢此盛日,苏州人都会去神仙庙附近转悠,希望轧到吕洞宾的化身,这样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
话说,陆润庠进京赶考前,正逢四月十四轧神仙,他信步走到张广桥,见桥北堍一年老乞丐斜卧路边,手托紫砂茶壶,边喝茶边四处张望,陆笑着对他说:「别人不认得你,我认得你,你就是吕洞宾。」老乞丐问他怎么看出来的。陆笑道:「你的嘴对着茶壶口,上下两个『口』,岂不是个『吕』字?」吕洞宾被人识破,不能再混迹人间,就气呼呼地瞪了陆一眼,叱道:「你这个末代状元!」后来,陆润庠进京赶考,果然中了状元。不久后,清政府就取消了科举制度,陆润庠真成了末代状元。想想这神仙真难养啊——没人认识他,他发牢骚;有人认识他,他又生气。哈哈!
吕洞宾混迹人间一千多年,才被认出过一次,只能说明他仙术高超,隐蔽得好,不过也给他带来很多烦恼。至于狗,那就更不认识他了,难免对着他狂吠,所以才有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俗语。
神仙难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