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才是最有心计的人?紧箍咒暗藏什么秘密?唐僧也蒙在鼓里!

标签:
孙悟空最有心计的人?悟空戴箍 |
孙悟空才是最有心计的人?紧箍咒暗藏什么秘密?唐僧也蒙在鼓里!
曾有到一个话题,和朋友闲谈:如果让你穿越成为取经团队中的一员,你希望是谁?
有人说:“当然要当领导(唐僧),有宝马,有保镖,还有猴耍”。
也有人说:“当八戒,丑归丑,却也能惹女人爱,还会熬战之法,天下男人都梦寐以求的技能”!
还有人说:“当悟净,日子过得最无压力,只要会几句话就可(这几句中国人都知道就不细说了)”。
没有人愿意做一匹马,这个我理解。
但是奇怪的是,居然没人想当悟空。
我问大家何故?皆说,吃力不讨好,一路上积极工作却数次差点失业。时不时还被唐僧咒得头痛欲裂。
当然如果问10岁以下的小朋友,可能答案就相反了。我小时候就想过:如果我是孙悟空,就把手上的金箍棒和头上的金箍圏拿去金店卖了,就有花不完的钱。不过其它小朋友,马上指出BUG:悟空取不下来金箍圈,除非连头也砍了卖了。甚至砍了头都不行,悟空好像有能砍掉头不死的手段,但是封佛之前一直没有取下这圈。不然也不会老被唐僧咒。
如今重读西戏原著,我依然对这个圈兴趣不减。甚至还在思考这圈悟空有没有可能自己取得下来?今天就从原著中找找线索,也未偿不可。
西游记第100回: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
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勒我?趁早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
表面上是悟空在封佛后请求唐僧为其松下金箍儿,实则不然。
西行路上,唐僧不止一次说过自己不懂松箍之法。不可能突然就会了!那是怎么松的呢?明显不是如来所松,不然悟空定有一翻谢礼。此时悟空还不懂这基本的礼数就说不过去了。而且如来松下来,总该有个东西在。但是这个箍儿却在悟空头上凭空消失了!
难不成被孙猴子给吃了?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的!悟空被压五指山下时,如来就交待: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如果让大话西游中的唐僧知道这一内幕,可能又要批评佛主虐待动物了。但并非如此,悟空是仙石里生出来的。按五行生克:土生金。悟空本是金,铜铁不正好养他本身?这是佛主在善待他。由此来看,这个金箍还真有可能就被悟空吃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是如此,悟空为何不早吃了它?非要受唐僧有时无时的紧箍咒?难道是他有受虐倾向,又或者是悟空在演戏,唐僧咒不痛他?又或者是非要成了斗战胜佛他才有这能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还得从悟空戴箍,以及唐僧念咒的事说起。
悟空在出五行山后,打杀了六贼(实为六根)。唐僧为此和悟空发生了口角,悟空自认有理自然不愿意认错。但是唐僧也一点不服软,除了揭悟空旧伤疤,更说他做不得和尚,去了西天。然后悟空一气之下走了!
后面就有了观音送箍儿来,教咒。以及唐僧哄骗悟空戴上箍儿的事。这里有个重点,观音本来是要去追回悟空的。但是悟空在龙王那喝了口茶,发了牢骚之后就自己回来了。所以悟空并不是真心想走的,不然龙王哪可能这么轻易就劝回来了。这一次不想走,但不走面子上过不去。所以有龙王劝,有观音前来寻他就借驴下坡了。
这一戴上箍儿,唐僧就在试验咒灵与不灵。悟空就可怜了,但是此时的悟空经过五百多年的反思,早已没了当年的单纯。他自然知道这东西不是唐僧自己整得出来的。所以也没有因此忌恨唐僧。甚至,内心也许窃喜着呢?弄个这玩意,说明观音挺重视我嘛!但是猴儿也并不简单,紧接着在观音禅院一把火回敬了姐姐!
后面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第一次唐僧咒完要赶悟空走。悟空,以恩未报为由留下来。第二次,悟空说要松箍,又留下来了。第三次才赶走他,而且信誓旦旦的说今后再也不念此咒了。而这一次悟空不想走就有了比较体面的借口,拿箍儿说事。不是我不走,是这个箍儿(你的领导)不让我走。只是唐僧没想到这一层,又或者自以为现管大于县官!
所以,悟空发现,这玩意就是上级部门给我的劳动合同(尽管是不公平的合同)!这要这东西在,唐僧这部门经理就开除不了我。事实上还真如此,如来本来发了三个证,硬是被总经理观姐姐私吞八戒和悟净的两个。
再后来,悟空因打死杨老汉儿子等人后,再次被唐僧开除。悟空去观音处求松箍,实则是向观音诉苦喊冤带求情。在得知总经理观音也没能力松开的时候,悟空内心暗笑不止,计上心来--用分身术去揍了唐经理一顿。因为他明白了自己的人事权在董事长如来那里。而此时如来正在为金沙丹的事情生唐经理的气。所以他这一举不光是保住了工作,也向如来要来升职加薪的保证(洳亦坐莲台)。
所以,一开始因为上级领导而忍气吞声的戴着箍儿,到后来发现这东西竟是自己的铁饭碗,有它在工作就稳定。他自然不会想着松了箍儿。可悲的是,唐经理却是最后领悟的。不是那一顿打,他或许真认为悟空怕他的紧箍咒(至那以后再也没念过紧箍咒)。其实,悟空仅仅是怕的这个箍儿的产权人而以。就像一把尚方宝剑一样,难道他比倚天剑还厉害?文臣被砍也算了,武将也毫无反抗之力?其实它自身的威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象征着谁的权力!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悟空哪里学来的紧箍,松箍咒儿?其实他一直都会。一个金箍棒,一个金箍圈在他身上皆是可大小,真是巧合?所以应该说在方寸山上他就会这个法术。
所以悟空能成佛,除了西行路上功劳显著之外。还有合适的时间打了部门唐经理,哄得董事长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大彻大悟了,能把一个自己完全有能力取下的箍儿带了近十万八千里。这才是如来最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