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最奇妙的设置,吴承恩先生是何用意?

标签:
《西游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天界和人间的时间皇帝不察整日不理朝政 |
《西游记》最奇妙的设置,吴承恩先生是何用意?
说起《西游记》中奇妙的设置,相信朋友们能讲出很多,比如如意金箍棒变小之后的重量也会变小、孙悟空画出能抵挡妖怪的圈子、紫阳真人奇妙的霓裳衣带“刺”、阿傩、伽叶二尊者要的“人事”是紫金钵盂等等。这些事是奇妙的设置,但不是最奇妙的,最奇妙的设置莫过于“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可以这样讲,没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巧妙设置,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就没法完成。
http://image100.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9/2915/81203594_1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句话在《西游记》中时常出现。如独角兕大王、白鹿精、九灵元圣下界作乱等事件中,他们从天庭消失的时间只有几天,在下界为非作歹了几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从科学角度是很难解释的,吴承恩先生的小说里,天上和地上是两个不同的时空,这样的表述就是正确的。吴先生用“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来写时间的不同,有两点用意:
一:故事需要
吴承恩先生用“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来完成上界与下界的时间衔接。只有这样,唐僧师徒遇到的很多拥有背景的妖王,才能在天庭消失几天不被主人发现,又能在下界作乱几年围追阻截唐僧师徒。
原著道:“……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请问大王,官居何职?……”
这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是吴承恩埋下的一个伏笔。从此时开始,天界和人间的时间完美的衔接到一起。
原著讲到:“黄袍是个甚怪?”行者道:“陛下的驸马,是上界的奎星,令爱乃侍香的玉女,因思凡降落人间,不非小可,都因前世前缘,该有这些姻眷。那怪被老孙上天宫启奏玉帝,玉帝查得他四卯不到,下界十三日,就是十三年了,盖天上一日,下界一年。随差本部星宿,收他上界,贬在兜率宫立功去讫,老孙却救得令爱来也。”
http://image100.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9/2915/81203594_2
类似的情节在《西游记》中不止一次的出现,神仙没注意,某个妖怪下凡作乱了等等,但只有几天的功夫。可这几天,在人间却是几年。大家试想,假如天上和地上的时间是一样的,天庭就算管理再差,也不会出现十三年都发现不了有凶星下界作乱的事情。所以,吴承恩先生所讲到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就是为了这样的一个时间差。时间一样,那妖怪在人间只有几天,还怎么作乱呢?只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才能显示出天庭只是疏忽,而妖怪却在人间作乱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了。这样,妖怪作乱的时间也就有了,情节的发展也就正常了。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很巧妙的一个设计,正是有了这样的时间差,才让《西游记》的情节更加的合情合理,也更有可看性。
二:讽刺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中,充斥着讽刺的味道,吴承恩先生用这一点讽刺明朝当局。皇帝不察,整日不理朝政,沉浸在长生不老以及奸佞之臣的谎言之中,度年如日;奸佞之臣蒙骗皇帝,欺压百姓,视百姓如蝼蚁,百姓度日如年。
http://image100.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9/2915/81203594_3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西游记》最奇妙的设置。假如没有这样的设置,吴承恩先生的讽刺难以体现,天庭凶星也难以在天庭消失几天的情况下到下界作乱几年甚至十几年。